沿海地區的老人們常說“臭魚爛蝦不傷人”,略微壞點吃了沒事。還有人拿其和蝦醬比,既然蝦醬吃了沒問題,臭魚爛蝦也肯定平安。魚蝦等海鮮蛻變了真的還能吃嗎?
魚蝦蛻變與蝦醬的制造過程有實質區別。既然叫“海鮮”,肯定是越新穎越好。海鮮通常比肉類更容易蛻變,一旦糜爛就會產生揮發性胺類物質,分發出異味,吃后很容易引發食物中毒。即便將臭魚爛蝦加熱,有些糜爛產物也不能去除,而且有的微生物可產生耐熱的毒素,加熱后也不能防止中毒。
蝦醬不同,它是在人為控制條件下,采用特殊制造方法,抑止了有害菌,促進有益菌生長并發酵,使之產生共同風味,而非糜爛蛻變的臭味。蝦醬在制造過程中若不留意保管,也可能蛻變,這樣的蝦醬同樣不能食用。
特別要留意的是,河蟹死后不能吃。它們體內含有大量微生物,一旦死亡,會疾速繁衍,擴散到蟹肉中并合成蛋白質,產生組胺等有毒產物,可惹起食物中毒。冰鮮螃蟹大多是海蟹,體內微生物相對較少,在冰鮮狀態下,微生物繁衍遲緩,短時間內食用問題不大。但冰鮮狀態并不能完整阻止微生物繁衍,時間久了同樣會產生有毒物質,假如不能判別商家賣的冰鮮螃蟹死了多長時間,倡議慎重購置。
另外,大家一定要吃多少買多少,防止重復凍融。魚蝦凍結后,體內的微生物活性得到恢復,快速繁衍,爾后再冷凍也不能將其殺死。而且,凍融過程會毀壞魚蝦的組織構造,更有助微生物繁衍。魚蝦每凍結1次,微生物會大幅增長,不只更容易糜爛,還可能有致病菌和毒素,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