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錢宇陽)民間傳播挑水果的小訣竅“水果分公母,母的比公的好吃”,并號稱水果底部的“肚臍”凹進去的是母的,凸出來的是公的。這一民間鑒別辦法涵蓋了蘋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常見水果。那么,水果真的分公母嗎?
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表示,民間傳播的“水果分公母”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水果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之分,民間傳播的分辨水果公母的辦法都是依據(jù)一兩種簡單的外表形態(tài)特征差異,沒有證據(jù)標明這些差異與果實的滋味相關。
位于果實頂部的“臍”是怎樣構成的呢?專家引見,“臍”只是零落的花在果實上留下的永世疤痕。這些疤痕主要是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維管束的殘跡,由于下方的果皮組織發(fā)育速度通常比果實的其他局部慢,所以構成一個稍微凹陷的“臍”。由于不同果實這一局部的果皮發(fā)育速度也有很大差異,所以同一種類的橘子或西瓜中能看到不同大小、由點狀到環(huán)狀的臍部。
阮光鋒表示,水果的甜度取決于它的土壤、肥料、光照、樹齡等要素,不能簡單地依據(jù)外觀將其分為“公母”。
》相關四招選擇甜水果
看外形:不要選擇形態(tài)怪異的個體,長得豐滿的口感會比擬好。
察色香:色澤鮮艷自然,香味濃郁耐久的,是比擬新穎、口感好的水果。好像種類的蘋果,若外表著色更紅,普通比偏黃色的更甜。
試手感:選擇時多用手
觸摸拿捏,外表手感軟一些的臍橙成熟度較好。櫻桃、蓮霧、葡萄等,選擇外表硬一點的反而比擬好。
掂重量:同種類水果選擇相對較重的,由于相對重的水果細胞組織常常比擬細密,水分較多,也比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