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日前提示市民,市面上運營的"巴魚"多為人工養殖的河豚魚,有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且酒樓食肆運營巴魚屬違法行為。但是,記者近日走訪市內局部水產市場和酒樓,發現巴魚售賣已成常態,且商家都稱巴魚是人工淡水養殖的無毒河豚種類。那么巴魚與河豚到底有何異同,能否能夠放心食用,新快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水產市場檔主
巴魚是人工飼養種類并無毒性
上周,新快報記者來到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找到了一家專營巴魚的檔口,5個魚池內滿當當的都是巴魚。檔主阿華通知記者,他運營巴魚買賣曾經七八年了,都是自養自銷,魚苗來自江蘇,魚塘在順德,許多酒樓都向他訂貨。
當記者提出擔憂巴魚有毒時,阿華表示他賣的巴魚與人們所稱的河豚不同,都是在水塘里人工飼養的,沒有毒性。"放心吃,不用經過特殊處置,很多客戶一次就訂一兩百斤。"
隨后,記者走訪了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左近幾家酒樓,在供食客選購的海鮮池內,大多特地有一格掛著"巴魚"的標牌。一家海鮮池的擔任人稱,巴魚是能夠放心食用的,"假如有毒的話,早就有人吃出問題了".
●水產市場管理處
從未收過制止巴魚買賣的通知
黃沙水產交易市場一位唐姓擔任人表示,市場內共有3家專營巴魚的檔口,檔主分別來自順德、中山和珠海,"管理處歷來沒收到過制止巴魚買賣的相關通知".
該擔任人引見,市場內售賣的巴魚的確是河豚的一種,但都是經過"家化控毒養殖辦法"、經過數代培育的人工養殖種類,曾經沒有了毒性。"野生河豚的確有毒,但巴魚沒有野生的,市場內絕對不允許販賣野生河豚。"
●中大專家
如養殖環境稍不合格就會帶毒
對此,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廷寶表示,科學研究表明河豚體內的毒素并非自己產生,而是經過進食含有毒素的藻類等食物富集在身體某些部位的,但河豚自己不會中毒。
"對于人工養殖的河豚(比如"巴魚")來說,只要嚴格控制養殖環境,不讓河豚進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河豚體內就不會有毒素。"楊廷寶表示,河豚的毒性與種類關系并不大,只要養殖環境稍有一點不合格,河豚體內就會聚集毒素,"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是劇毒。"
因此,楊廷寶并不鼓勵市民隨便吃巴魚,雖然市面上的巴魚號稱無毒,但不排除某些商家唯利是圖,"每年吃河豚致死的案例并不少見,市民還是小心謹慎為妙,以免誤食有毒的河豚。"不過,他并不同意制止河豚養殖和交易,只是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管理,確保人工養殖河豚的環境沒有任何問題。
●市食藥監局
早已明令制止酒樓運營河豚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相關擔任人表示,2011年,國家發布了《關于餐飲服務提供者運營河豚魚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對運營河豚魚(或"巴魚"等替代名稱)的,將進行處罰。"近年來,的確有些養殖河豚魚的地方提出過開放禁令的申請,但在國家有關政策調整前,依然按照現有的規定進行管理。"因此,廣州日前下發通知重申國家規定,同時提示市民不要購買、食用河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