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送菜
推薦 大排檔的海鮮 燒烤 啤酒是“痛風拍檔”
發布時間:2017-04-01 發布者:首宏蔬菜配送中心 所屬類別:健康飲食
大排檔的海鮮 燒烤 啤酒是“痛風拍檔”
夏夜,市民樂于三五成群走上街頭,盡享“大排檔”帶來的各色消夏美味。熱火朝天的燒烤、冒著紅油的大蝦、肥嫩多汁的生蠔,再來幾杯冰鎮的啤酒,愜意十足。可大家不曉得的是,這種吃法固然當下直爽,卻給身體埋下了痛風的隱患。專家表示,“海鮮是高嘌呤類食物,含有高嘌呤類的食物,會使人的尿酸增高,啤酒可促使嘌呤類進一步合成,使得血液里面的尿酸增高,進而誘發痛風之類的疾病。”
5%-15%的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會呈現痛風
專家引見,痛風其實是機體蛋白質代謝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方式堆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惹起組織的異物炎性反響。
“據預算,我國最少有一億多高尿酸血癥患者,其中5%-15%的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會呈現痛風,主要好發在40歲以上的男性,女性多數是在更年期后,近年來,與冠心病、糖尿病這類老年性疾病一樣有年輕化的趨向,臨床上20多歲的痛風患者也不少見。”專家指出,年輕人患上痛風除去遺傳要素外,更大的原由于飲食結構的改動,進食嘌呤含量過高的食物易招致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發作。
半夜關節紅腫疼痛
“痛風最為明顯的病癥為疼痛、紅腫猛烈,但疼痛來得快去得也快。”廣州醫科大學隸屬第一醫院風濕科主任專家說道,這類病癥屬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普通忽然間起病,多數患者在半夜的時分呈現該病癥。有些患者早期時還易呈現低熱、發熱病癥,與感冒類似,但是有自限性的,普通幾天到2周又會恢復正常,也正是由于它痛得猛烈也去得快,所以人們往往認為痛風只是疼痛而已,只要不痛了就問題不大。而事實上痛風卻遠不只是關節急性痛這么簡單。
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首次發作后,在數月、數年或十余年后會呈現復發,多數患者可在一年內再次發作,且有愈發愈頻趨向。反復發作逐漸影響多關節,可能有關節積液和痛風石堆積,最后惹起慢性關節炎及關節畸形。
更為嚴重的是,痛風會招致腎臟的損傷,10%-25%可以呈現尿酸性腎結石,引發腎絞痛;還會惹起痛風性的腎病,夜尿增多,有血尿,到了最后就是腎功能不全,也就是腎衰竭。
不應該用抗菌素
目前對于痛風患者的診斷最常見是通過b超檢測,在b超下看是否有雙軌征,另外例如尿酸水平檢測、病關節關節液穿刺、如果已經呈現痛風石可以對痛風石進行活檢、雙能ct也能幫助醫生進行診斷。
專家認為,痛風的治療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急性發作的時分消炎鎮痛為主,如依托考昔、塞來昔布、秋水仙堿等。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這兩類藥物,像一些哮喘的病人,或者有的病人吃秋水仙堿容易腹瀉、肚子疼還可以選擇用激素。“剛才提到,在急性期有些患者會有發熱的現象,感覺像是炎癥,有些醫生會給病人抗菌素,其實這是不對的,不應該用抗菌素,由于它是無菌性的炎癥。”
第二個階段是在間歇期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療,通過飲食和降尿酸的藥物控制尿酸生成與排泄,維持體內血尿酸的正常,治療時間較長,期間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量,并且要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很多患者就是怕麻煩,不能堅持,有的則認為不痛就不需要吃藥,有的則擔心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專家表示,“其實,醫生根據病癥用藥,目的在于降尿酸,病人才不受高尿酸血癥控制。”
少吃高嘌呤食物
據了解,尿酸由嘌呤代謝而來,正常人飲食中攝取的嘌呤占到20%,其余的嘌呤是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固然從食物中攝取的嘌呤少,但極少被機體利用,大部分合成轉化為尿酸,所以從飲食中獲取的嘌呤對尿酸水平不容忽視。因此專家給患者提出了一些建議:
1.飲食:少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像海鮮、紅肉、動物的內臟、香菇、花生、豆制品、蘆筍、菠菜、廣東人喜歡的老火湯、火鍋鍋底等。
2.限酒:啤酒會嚴重抑制尿酸的排泄,白酒、紅酒次之,患者最好不要碰酒,實在不行就喝少量的紅酒。
3.飲水:一個人正常飲水要每天達到1500毫升,飲水量過少會惹起結石。
4.運動: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慢跑、快走、羽毛球、乒乓球、太極拳都可以,不要太猛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