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能在家庭里得到足夠的愛和支持,在事業上大展所長、備受注重與肯定,自己又活得安康高興,享用工作享用生活,才算是幸福且勝利。可問題是,有這等際遇的人顯然不多。更多人的普遍覺得是,得到的愛與肯定都不夠,心里覺得空,焦躁、易怒、苦悶、憂傷、自憐、哀嘆、茫然便都容易滋生。于是,人們就會自然地去找些東西來填補。
不過較少有人明白如何愛自己,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如何讓心智更成熟,好多人以至都分不清愛與肯定,跟同情憐惜有什么差異。所以,人們自發采用的讓自己滿足的方式,常常跑偏:訴苦而求得關注同情,能夠幫一個人愈加沉浸在自憐中;自憐帶來的自我麻醉,能夠讓人暫時忘卻或感受不到痛苦。訴苦者自己想要被關注,好意的聽眾大方地給予憐惜和同情。內在動力加上外部強化,訴苦的行為便一而再再而三呈現。
假如只是以“我好慘,我真不幸”的受害者自居,而不能真正去為自己的選擇承當義務,那訴苦者的生活不會有本質改動。沉浸在自憐和埋怨中,不會幫人真正學會自尊自愛。內心所匱乏的愛與肯定,永遠補不上。
明白了訴苦的本質之后,就要進一步思索如何應對。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很珍貴,假如耐煩傾聽無數埋怨并熱心支招,結果卻是對方并不想費力尋求生長改動,所有的熱心相助只不過滋長了他(她)的自憐,這對雙方恐怕都得失相當。
有熟人訴苦,最先要選擇的是,聽還是不聽。這首先要看能否行有余力。假如自己還為煩心事兒纏身,工作了一天勞累不堪,或是很容易卷入到別人的負面情緒里,很久出不來,那還是不聽比較好。直接表明自己目前需要休息或者愛莫能助,是對人對己的坦誠。假如做不到這樣的坦誠,僅僅出于好意或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而勉強支撐,其實只會拖累自己,也幫不了別人。要知道再貌似可憐的人,假如還能找人訴苦,能說清楚當前境遇,那說明已經具備了承當并改善他/她的生活的能力或潛力。
假如有余力作陪,也還要看看對方是真的在傾訴,還是習慣性訴苦埋怨,博取同情。平日從不輕易流露脆弱的人,難得一次敞開心扉;或者你原以為很理解的朋友,展露出埋藏已久不為人知的心事,那的確需要用心去傾聽、理解和關懷的。朋友能向你敞開心扉,這份信任彌足珍貴。這時不見得要去幫對方解決什么問題,用心陪伴就好了。多數人在感受到關心支持、情緒平復下來之后,自己便知道該怎么做。若是聽了想幫忙而不知道能做什么,不妨直接問。
假如訴苦者只是強調自己的無辜可憐甚或悲慘,尤其是類似的訴苦重復三次以上,聽者就要當心了。這看起來已經不是傾訴,是一再傾倒。聽多了其實意義不大——于對方無益,給自己添煩。
假如你能夠引領對話的走向,不妨打斷重復的埋怨,有效安撫情緒,進而促使他(她)去面對現實承當義務,以至采取有效行動。假如覺得難以引領,反而讓自己不堪其擾,那就需要及時打斷或離開,給予對方真實的反饋以至是一些敲打。比如反問對工作不大負責的瀟瀟:假如你是老板,能容忍員工這樣做嗎?這樣做很可能比勉強聽她埋怨或隨意支招更有效。實在想給對方建議能夠給,但要有心理準備,訴苦的人可能還停留在自憐中,根本聽不進去。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