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送菜公司
推薦 身體常見的幾種火和滅火方法
2017-02-06
身體常見的幾種火和滅火辦法
吃得太好了
表現:頭面部痤瘡、疔瘡、頭部跳疼、牙齦腫疼等。這類人口氣較重,缺乏食欲,想吃油膩食品,舌苔厚膩。
支招:能夠吃助消化中成藥保和丸,病情較重者能夠用表里雙解成藥防風通圣丸。留意,用藥三天病情無改動需看中醫。
提示:日常飲食要葷素搭配,忌偏嗜油膩辛辣;飯要吃七成飽,根絕吃過多食物增加脾胃擔負,擾亂身體健康。
動得太少了
表現:現代人腦力勞動多,體力勞動少,坐車多,走路少,招致體內高熱量飲食不能及時耗費或被機體應用,過多熱量變為火。我本人前段時間總是口周出痤瘡,后因準備一個會議而不停勞奔,競不治自愈。
支招:“管住嘴邁開腿”,也是管住上火的關鍵,如唐代名醫孫思邈言:“飲食常有節,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捂得太厚了
表現:動則陽生,靜則寒生,運動的減少招致身體冰冷,但體內熱量并未被耗費,這些人穿得厚而不覺發熱,卻又經常上火,晚上怕冷多蓋厚被子,第二天早上呈現牙齦腫,或面部長痤瘡。
另外,室內外溫差太大,屋里溫度較高,屋外較冷,很多人怕感冒,總覺得穿得越厚越好,捂得太厚,體內熱量不能及時分發而郁在體內,熱而化火。
支招:要恰當增減衣服,多多運動,鍛煉身體,加強機體自身御寒身手。
郁得太過了
表現:中醫有術語為“郁而發熱”,即指因心情不佳、心情郁悶致身體氣機不暢,郁熱不能在身體正常運轉而致各個臟腑功用紊亂,身體發熱,最常見舌邊尖紅色,口腔潰瘍,頭額部長疔瘡,滿臉痤瘡,晚上失眠,甚至會頭部跳疼、心情煩躁、身體脹痛。
支招:早上起來恰當運動可有效緩解精神郁悶,晚上按揉太沖穴,可有效疏肝解郁;飲食留意多吃綠色
蔬菜,也可飲綠茶等;中成藥類能夠用丹梔逍遙丸,如吃藥一周無改善需要看醫生。
體質偏頗了
表現:天生是陰虛體質,平常就容易手腳心發熱,喜歡喝水又喝不多,舌質紅,少苔,當遇事思慮多或熬夜使體內陰液過多耗費,加之吃點熱的辣的,想不上火都難。
支招:這類人勿熬夜,少思慮,可多吃海帶、黑米、芝麻、黑豬肉、蓮菜、百合等黑色涼性和平性食品,不宜吃辛溫食品,如蔥、姜、蒜、大料、牛羊肉等。入冬時,請中醫開個調理體質的膏方也不錯。
表現:天生是熱性體質,不怕冷,用個暖氣、曬個太陽頭上就會出疙瘩,整天心急火燎,風風火火,光想吃冷的,舌質紅,舌苔黃。
支招:這類人最宜油膩飲食、吃涼性食品和水果,稍吃點熱性食品就會牙齦咽喉腫痛,甚至牙齦出血,頭上經常大小膿包不斷,平時大家經常吃的三黃片、黃連上清片、牛黃解毒丸等中成藥,其實只適合這類人群。
表現:天生是陽虛體質或者后天飲食起居用藥不留意而轉化成陽虛體質。這類人畏寒怕冷,手腳冰涼,腹部腰部總想有個暖寶寶,衣服總比別人多穿一件才舒服,稍吃點生冷食品或寒性食品就會拉肚子,喜歡吃熱的。但吃點羊肉等溫補類食品就牙痛、咽喉痛,天熱一點曬會兒太陽就會頭痛,吹會兒冷氣就會打噴嚏,次日就會咽喉疼痛,但醫生檢查病變局部不紅不腫,吃點敗火藥當時也管用,但就是這些癥狀發作頻率越來越高,精神體質越來越差,這火總也治不斷根,煩惱啊!
支招:這個火在中醫上叫做真寒假熱、虛火上炎,就是體內寒氣過剩,將體內一點陽氣逼出體外,所以用敗火藥剛開始有效,但體質越來越差,發病越來越頻繁,正確的治法可用中成藥附子理中丸,由正常量的五分之一開始服用,為防止初服藥上火,開始可用淡鹽水空腹送服,服藥一周無特殊感覺,能夠慢慢加到正常量,如服藥仍然上火,就需要中醫辨證施治了。忌一切生冷和寒性食品,如豬肉、竹筍、苦菊、黃瓜、絲瓜等。
上火通治大法
最后,再告訴大家一個通治上火大法。人體有天然的清熱解毒部位,且沒任何副作用,那就是搓耳輪(耳朵彎折的皮膚,即耳廓周圍的軟骨),從下往上,搓至發紅發燙,對各種類型上火都有治療作用。還有,除了陽虛體質,穴位刺血療法對治療其他類型頑固性上火癥都是首選,具體選哪些穴位,需要中醫辨證選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