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食品平安問題頻出,蛻變、添加劑等成為了大家十分擔憂的問題。因而,很多人養成了看食品保質期、配料表的習氣,但是有一些人買了包裝食物,常常對保質期存在很多疑問。
過時等于蛻變,絕不能食用?
包裝食品總是有“保質期”這一項,而我們去購置食物,總是會看看保質期幾個月或幾年。那么什么是食物的保質期呢?
保質期是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儲存條件下,堅持質量的期限。在此期限內,產品完整適于銷售,并堅持標簽中不用闡明或曾經闡明的特有質量。也就是說,食物在保質期內應堅持其固有的風味和原有營養成分盡量少的損失,并且食用平安。
保質期長,防腐劑就多?
食物常常會蛻變,惹起食品蛻變的要素主要有三個方面:微生物、酶和氧氣。通常食物中水分含量越高的食物,自然保管期就會越短。保管環境越濕潤、溫度相對越高,也越容易蛻變。經過低溫、枯燥、濃縮、微波、腌制、發酵、煙熏及恰當添加防腐劑等辦法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
(1)冷凍———日常生活中,我們將食物如肉類寄存在冰箱中,普通的冷藏能夠將肉類的保質期延長2~3天,如是放在冷凍室,通常能夠放1周或更長一些時間。但低溫并不能殺死細菌,而只是暫時地抑止細菌的生長,一旦恢復常溫環境,食物的保質期將急劇縮短。
(2)高溫———食物的高溫處置,能夠滅活其中可反響的酶,也可殺滅食物中的細菌,這樣更利于食物的保管,如罐頭、巴氏消毒的牛奶、油炸食品等。
(3)脫水———食物的脫水也能夠延長保質期,如將牛奶制造成奶粉,保質期大大延長;將蔬菜脫水枯燥在方便面等的蔬菜包中也是這個原理。
(4)防腐劑———在食物中添加防腐劑主要的目的是抑止或者殺滅細菌來保護食物,使其不易蛻變,常用的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亞硫酸鹽等。
保質期越長越好?
食物的保質期不是越長越好。食物營養成分的損失與保質期延長常常是成正相關的。比如蛋白質發生反響造成流失,而維生素C、B1、D和泛酸等損失則更大。同時,各種加工辦法常常也會對食物的感官、風味等造成不良影響。就好像我們將普通的面條改制成為方便面(拉面),保質期延長了,風味也不一樣了。
另外,我們購置食品的保質期一般是指未開封的,像蜂蜜這類食品拆包裝后還需要放置很久的,建議開封后要盡快食用完畢,時間越久,營養素破壞越多,腐敗蛻變的幾率越大。
Tips
常見食品的保質期
國家食品主管部門對一些食品的保質期作出了以下規定:
酒類:瓶裝普通熟啤酒保質期為2個月,特制啤酒4個月;瓶裝葡萄果露酒為半年。
飲料類:果汁汽水、果味汽水、可樂汽水,玻璃瓶裝保質期為3個月,罐裝6個月;果汁玻璃瓶裝6個月。
罐頭類:魚肉禽類罐裝、玻璃瓶裝保質期2年;果蔬菜類罐裝、玻璃瓶裝為15個月;油炸干果、番茄醬、鐵罐裝、玻璃瓶裝保質期為1年;馬口鐵罐裝奶粉為1年,玻璃瓶裝9個月,500克塑料袋裝4個月。
食糖類:餅干馬口鐵桶裝3個月,塑料袋裝為2個月,散裝為1個月;巧克力、夾心巧克力保質期為3個月,純巧克力6個月,散裝的1個月;調味品類醬油和食用醋為6個月。
【相關閱讀】
三種冷藏食品最易蛻變(食品平安)
慎選超60天的“長壽”月餅
過了保質期食品就蛻變了嗎
買酸奶除了看保質期還得看冷藏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