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著名美食家發表了一篇博文,說橙紅色的三文魚是由于吃了一種叫做“角黃素”的色素,聲稱“歐盟食物平安組織最近的研討是,攝入高份量‘角黃素’的話,這種物質會積聚于視網膜,影響視力。開端制止運用……”毫不不測,這則“爆料”引發大量轉載,有媒體以至用了“染色三文魚致盲”的說法。
角黃素又叫“斑蝥黃”,是一種自然存在于甲殼、魚類、藻類等生物體內的類胡蘿卜素。它是一種橙紅色的色素,穩定性比較好,能夠用于飲料、醬料、肉類等食物的調色。相比于直接用于食品,它更多地用在飼料中。比方三文魚,角黃素能夠使它肉的愈加紅潤。關于其他魚類或者家禽,它也有用武之地。比方蛋,它就能夠使蛋黃看起來愈加誘人。
每當看到這種“不自然”的做法,就有人痛罵“天朝商家”的無良。其實這真實有點往“天朝無良商家”身上貼金——假如這是中國人發現的,還真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用角黃素喂動物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作為一種小分子,人工合成顯然要比自然提取愈加經濟實惠。所以作為飼料添加劑的角黃素,基本上是人工合成的——當然,自然的與合成的,分子結構并沒有差異。
與中國女性追求白白嫩嫩不同,北美的女性們追求深色的皮膚,也就是通常說的“太陽色”或者“安康色”。要取得這樣的皮膚,曬太陽當然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不過,劇烈的日曬會損傷皮膚,以至增加皮膚癌的風險。所以,“平安曬黑”引人注目,在北美以至成了一個產業。一類叫做“美黑丸”的產品應運而生。它的賣點在于,不用曬太陽,或者減少曬太陽,也能讓皮膚變成“太陽色”。角黃素就是這類產品中最有號召力的成分。就象中國不少時尚女性為了減肥什么都敢吃一樣,北美也有時尚女性為了曬黑什么都敢試。雖然美國FDA從來沒有批準過這種美黑丸,但還是有人從其他國家非法進口,并以大無畏地精神當起了小白鼠。
不幸的是,美黑丸是否使這些“勇敢者”變黑尚不清楚,角黃素沉積到視網膜上的現象倒是被發現了。不過,幸運的是,這些沉積尚沒有造成視力損傷,在運用者及時回頭之后,慢慢地消失了。至于美食家說的“影響視力”,并沒有證據,只不過是臆測罷了。而媒體轉載中所說的“致盲”,就更是腦補的結果。
不過,這至少說明,角黃素這種“自然色素”,并不自然地意味著“平安”。它對安康有什么樣的影響,還必須通過嚴謹的科學實驗來審查。經過實驗,發現食物中的角黃素只有一小部分能被吸收,大部分會直接排出體外,吸收的比例跟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有關。在動物中,吸收率只有3%到8%。而在人體中,吸收率在9%到34%之間。吸收的部分可能到到肝、脾、脂肪組織和腎上腺等部位。停止食用之后,其他組織中的會很快消失,脂肪中的則減退緩慢。總體而言,5天才能消退一半。
在各種毒性實驗中,角黃素在致死量、遺傳毒性、生殖、致癌、器質病變、致敏等方面都表現良好,展示了“哪怕是當糖豆吃都沒事”的平安性。平安審核要關注的,就是在視網膜上的沉積。
雖然曬黑愛好者們的“視網膜沉積體驗”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不過視網膜上沉積出一堆不該有的東西還是件挺別扭的事情。科學家們關心的是攝入量與沉積的關系。在猴子與人體實驗中,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的量不超過300微克,就觀察不到視網膜上沉積的出現。
從實驗結果到平安標準,還需要一個比較大的平安系數,以保護那些悲催的倒霉鬼們。所以,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取了個10的平安系數,把平安限量定為每天每公斤體重30微克。那位美食家說“歐盟最近評估角黃素的平安性”確有其事,不過他沒看明白的是:評估結果確認目前的平安標準完全合理,不用修訂。
歐盟專家委員會還評估了人們的日常攝入量。他們根據愛爾蘭人的飲食習慣,假定他們吃的所有魚都是喂了角黃素的,再加上其他食物中直接運用的,平均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6.1微克;即使是攝入量比95%的人要多的人,也只有16.1微克。針對兒童計算出的攝入量要稍微高一些,不過也明顯低于30微克的“平安限量”。再考慮到計算中所作的假設都是往大了估計(比方不可能所有的魚都喂了角黃素),歐盟專家委員會認為:人們日常攝入的角黃素不會“過量”。
而中國人吃的三文魚等“染色魚類”的量,大概無法與愛爾蘭人相比。去擔心攝入“角黃素致盲”,就更是杞人憂天了。
【相關閱讀】
優質三文魚顏色有光澤
女性緩解痛經幾種食物:杏仁 大豆 鯖魚 三文魚
熟吃三文魚更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