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店大都不公示鍋底運用的添加劑,而是打著“無添加劑”的稱號或者“配方秘制不便公開”的幌子。據媒體報道,有資深火鍋店老板透露,好的火鍋底料本錢可達120元,就算店家收60元以上,都是在做賠本生意,除非運用添加劑才有錢可賺,而經過調查后被發現,價錢在120元以上的鍋底卻不多見。
火鍋店菜單上無菜品添加劑細致引見
即便在呈給消費者看的菜單上,也僅有鍋底和菜品的簡單引見,并沒有對鍋底資料或添加劑的任何文字說明。此外,有些火鍋店還在菜單最右下角還有一行標為紅色的小字,上面寫著:“因本店鍋底秘方共同,謝絕打包。”關于為什么鍋底不能打包,服務員稱是該店的規則,并喊來了大堂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這是防止鍋底被顧客帶回家后再次煮沸涮鍋、反復食用,由于鍋底屢次煮沸后對消費者的身體無益。”
傣妹、品鍋、八爪魚海鮮火鍋酒家、千味涮、渝鳳樓重慶老灶火鍋、朝天門渝香園、喜宮、酷鍋重慶火鍋專賣店、小肥羊9家火鍋店遇到了相似的狀況,以上9家火鍋店內均未在店內的顯著位置公示鍋底能否運用添加劑或詳細成份,菜單上關于鍋底的描繪也僅顯現鍋底稱號及單價。火鍋店固然在大堂或菜單上明示了鍋底熬湯的主要食材,卻無一告知消費者能否運用或如何運用了添加劑。
業內人士:不超過100元的鍋底大多有調味添加劑
“秘制湯底不便透露配方”、“無添加任何添加劑”、“防止消費者帶回家反復應用”等緣由成為調查中被火鍋店提及次數最多的理由,持有這三項“金牌令箭”,其中一些火鍋店家以至請求消費者“不能夠打包鍋底”。
國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明確規則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備案并公示所運用的食品添加劑:“自制火鍋底料、飲料、調味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向監管部門備案所運用的食品添加劑稱號,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
火鍋不適合哪些人吃
川味火鍋:患有慢性咽炎、口腔炎、胃病、潰瘍病、皮膚病、痔瘡、肛裂和經常流鼻血、牙齦出血者以及屬于“熱體質”者、孕婦等忌食。
海鮮火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患者,對海鮮過敏者忌食。
羊肉火鍋:“熱體質”、素有痰火、感冒初期、服用瀉藥、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急性支氣管炎、肝臟疾病及瘡癤患者忌食。
菌類火鍋:對菌類過敏者,痛風、慢性胃炎患者忌食。
【相關閱讀】
如何辨別“加料”火鍋?
警惕:吃火鍋超過一個半小時容易中毒
8種有益健康的菌菇食物 冬季吃火鍋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