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送菜
推薦 豆制品增加還是減少乳癌風險?
發布時間:2018-08-16 發布者:首宏蔬菜配送中心 所屬類別:健康飲食
豆制品增加還是減少乳癌風險?
這些年,人們關于大豆能否會增加乳癌風險仍存在爭議。一些細胞數據和動物研討標明,大豆產品中的化合物可能具有類雌激素作用,對乳癌患者不利;但有的研討又標明,大豆產品可能具有抗癌作用。流行病學數據顯現,亞洲人群中的乳腺癌發病率要低得多,這是由于比西方人食用了更多大豆產品。那么,事實到底如何呢?
“豆制品會致癌”的根據
來自哪里?
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金森癌癥研討中心的癌癥預防項目負責人紐豪斯表示,有關大豆的爭議始于體外實驗和細胞數據。在這些實驗中,科學家測試了異黃酮對實驗室癌細胞的雌激素效應(雌激素是大多數乳腺癌的主要驅動要素)。結果發現,異黃酮和雌激素具有類似構造,具有弱雌激素效應。這意味著它能夠在乳腺癌細胞上與雌激素受體分離,并可能具有與雌激素類似的效果,可能招致癌細胞生長。研討還遠未對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得出結論,但乳腺癌和大豆的聯絡曾經成為了搶手的話題,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院綜合乳房中心的醫學助理教授薩德賽說,至少有2/3的患者會咨詢他能否吃大豆。
“吃大豆制品易得乳腺癌?”
事實并非如此
值得留意的是,以上大部分數據都來自對細胞或動物停止的實驗室研討,而不是針對人類停止的研討。夏威夷大學癌癥中心預防醫學博士和營養流行病學家馬斯卡里尼克以為,“大豆增加乳腺癌風險”的結論是基于高濃度異黃酮的動物研討,人類的飲食方式常常難以到達這一濃度。相反,關于一些人來說,大豆提供的蛋白質可能比肉類更好,熱量更低。“對一個大豆攝入量為中低度的女性,我絕不會阻止她吃大豆”,薩德賽也表示,即使對乳腺癌患者而言,大豆也能夠成為健康、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但以上專家都警告不要使用大豆補充劑。紐豪斯說,他們關于大豆補充劑的數據非常少,關于其中的一些非處方產品(潮熱藥物、絕經后藥物都含有大量異黃酮),沒有足夠的數據確定它們有益與否。薩德賽表示,考慮到一部分實驗給出大豆的負面效果,他常告訴患者不要服用大豆補品,女性也不要服用大量的大豆,但每天喝一杯豆漿完全沒問題,每天吃5~10克大豆不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只要是食物就沒關系,應該考慮藥丸和注射劑中的異黃酮,而不是一塊豆腐中的異黃酮。”馬斯卡里尼克說。她以為,關于高蛋白飲料和含有豆類蛋白的食品,應當和醫生討論之后再考慮服用。
如果平時蛋白質主要來源是豆腐或其他大豆產品,薩德賽說自己不會阻止患者繼續食用,“因為仍然沒有證據標明大豆對乳腺癌有負面影響。但我會與患者討論這些數據,并提醒他們,改變攝入的蛋白質方式也是一種選擇。”
關于沒有患乳腺癌的女性,吃大豆不必有任何擔憂,每天享用一杯豆漿,或者吃些毛豆開胃菜,都是完全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