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飯堂送菜
推薦 從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看滋補藥濫用
發布時間:2017-10-04 發布者:首宏蔬菜配送中心 所屬類別:健康飲食
從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看滋補藥濫用
人參為何“殺人無過”
中醫界有一句俗語傳播甚廣:“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它的意義分述如下:
大黃是苦寒瀉下的藥,應用得當能救人性命,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即便救人性命,大家也不以為是大黃的功績,所以說“大黃救人無功”;
人參是貴重的滋補之品,應用不當能取人性命,但一般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弊,即便應用不當誤傷性命,大家也不以為是人參的過錯,所以說“人參殺人無過”。
清代大醫家徐靈胎說:“天下之害人者,有破其家而一定殺其生者,有殺其生而一定破其家者。先破其家后殺其生者,人參也!”
徐靈胎這句話深入地提醒出:人參這類滋補藥,運用不當會給安康帶來損傷。人參為何會“先破其家”?是由于人參貴重,用多了對病人家庭形成經濟擔負;人參為何會“殺其生”?是由于運用不當招致病人死亡。
保健誤區:以為滋補藥有益無害,自覺進補
不少老年人,特別是有些退休后享用公費醫療的老年人,請求醫生多開營養滋補類藥物,以為補藥有益無害。有些商家應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對某些中成藥停止了許多不適當的商業性宣傳,招致一些人濫用滋補性的中藥和保健品,給本身形成了不應有的傷害。
科學服用補藥,控制用藥順應證。滋補藥品的確有進步人體免疫功用、延長壽命的作用,但滋補藥不可隨意亂用,要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服用。
服用補益藥,最最少要對補益藥的性能有所理解,隨證選用,而不能恣意運用。許多人對藥物性能不甚理解,或者道聽途說其成效后,渾渾噩噩拿來就用。所以自選藥物必先知其性能,最最少要理解寒、熱、補、瀉之性,然后對癥下藥,切不可似是而非,自覺運用。
案例1:
經常碰到這樣的病人,感冒或吃了辛辣食物后咽喉熱痛,自以為是“上火”,服用西洋參來“清火”,結果咽喉腫痛癥狀反而加劇。由于西洋參是補氣藥品,不是清涼藥。熱證用補品,適得其反,病情自然要加重。
案例2:
有些青年,臉上長了“痘瘡”,本屬熱性體質,但自作主張,服用“冬蟲夏草”,以為蟲草出產于嚴寒高原,藥性應是清涼的,這么名貴必定是好藥。哪知服用后,臉上“痘瘡”更加嚴重。蟲草是溫腎壯陽之品,幸好是小病誤用,如果重癥誤用,就有性命之憂了。
案例3:
有人以為“冬蟲夏草”是高級滋補品,經常與老鴨共燒一鍋,全家老小一起享用,殊不知蟲草含有性激素,小孩吃了會性早熟,應當慎用。此外,兒童必須慎用含人參、西洋參、蜂王漿的滋補類中成藥,如長期服用,勢必引起性早熟,影響正常發育。
案例4:
有的中年男子性功用減退,不辨自己的腎虧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大量進服龜齡集、男寶、參茸酒之類的壯陽劑,實際上凡屬陰虛陽亢、血分有熱及外感熱病者均應禁用這些中成藥。如果是腎陰虛或濕熱型體質的,會引起虛火更旺,使津血虧損、濕熱膠著,加重其癥狀。
中藥也有失效期
有人以為中藥沒有失效期,特別是對一些珍貴滋補藥材,如人參、冬蟲夏草、鹿茸、蛤蟆油等,存放好久,既沒用,又舍不得扔。其實中藥也有失效期,久貯也會變質,如變色、走油、蟲蛀、霉爛等,氣味走失,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所以要經常檢查,必要時請中藥師鑒定一下,變質則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