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與企業的角色定位 風險管理是食品安全的科學保障
2021-10-22政府與企業的角色定位
單純依富政府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是十分脆弱的機制,分清政府與企業在食品安全中的角色定位,是正確制定和實施食品安全政策的關鍵,低成本、高效率的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條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也只有企業才能最快發現問題。政府的角色是監督企業最行法定職責,在法制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依法保護企業進行經濟活動的合法權益,不能強行干預企業的技術開發和生產活動,更不能替代企業對食品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的監控。企業掌握國家法律、標準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面自律,生產符合市場準人條件的食品,是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企業自律需要來自市場競爭壓力和法律責任兩種力量的支持。企業生存的基礎是市場,而獲得市場就是要獲得清費者的認可,只有通過積極研究應用新工藝、新技術,而不是通過投機取巧甚至添加非法物質來蓬利,才不會受到法律懲處和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淘讀。發揮好食品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正確引導消費者的清費行為,進而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督促企業保障食品安全的直接經濟動力。政府的職責在于監督企業履行法定義務,落實執法責任制,對于企業行為既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越坦代息,即應做到依法行政,確保企業遵守法律規定,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從而維護法律尊嚴和食品市場秩序,發揮政府和市場的雙重作用,強化企業責任,促進企業自律。
風險管理是食品安全的科學保障
關注食品安全的本質,其實是關注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食品安全的核心理念并非著眼于食品生產,而是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能夠揭示隱藏的甚至是潛在或未知的、通常不會反映在食品標準上的食源性危害因素。因此,建立以預防食源性疾病為目標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最基礎的部分就是食品污染物的研究、監測和風險評估體系。食品中的污染物具有不確定性,有化學性、生物性的,有人為故意或客觀導致的,而食品安全監管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對污染物的研究不可能全面進行,只能有目的、有依據、有針對性地進行。所以在污染物研究、監測和監督管理各環節中,必須建立一個適當的食品安全信息情報系統,相互之間提供信息情報支持。風險信息傳遞也是食品安全鳳險管理中的重要環節,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一方面會嚴重影響企業的信譽,更嚴重的會影響一個地區甚至整個國家的信譽,對政府形象、經濟貿易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信心,進而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沖擊。蘇丹紅“染紅”了食品,更暴露了長期以來食品生產和畜牧業中存在的隨意添加違禁品、濫用食品和飼料添加劑及違禁獸藥等現象,給政府帶來了警示:必須科學理性地看待食品安全問題,采用風險管理:規范“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刻不容緩,要“從農田到餐桌”建立科學的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根據不同風險評估結果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加強風險信息傳遞的透明度,樹立信息權威,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維護社會和經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