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食品安全事故的防控對策 我國食品安全防控的發展方向
2021-10-10我國食品安全事故的防控對策
(一)種植、養殖過程中的問題
大量農藥、化肥、獸藥、生長調節劑等科技手段的使用,尤其是濫用國家已禁止的農藥,從源頭上給食品安全帶來極大隱惠。(1)種植不規范。如大棚菜,塑料大棚里溫度高,加上封閉式的棚內蔬業密集政坊,一旦蟲害發生便會迅速基延,架農為意免經濟損失往住超量噴酒農藥為錯奉或提早上市,往往施用高激素、高營養素以促進作物快速超常生長。
(2)畜牧養殖不規范。動物飼料中濫用抗生素、合成藥品和激素的做法也普逼存在,部分養殖者為追求高額利潤,在飼料中添加散素類、值靜催眼類等違禁藥品。
(3)水產養殖上,使用含性激素乙烯雌酚的“高技術含量”飼料催長,黃鯖飼料加避孕藥速肥,常規需要3到4年時間才能長到1 kg的鯽魚現在縮短到3到4個月,過去自然生長要7年才能上餐桌的甲魚現在7個月就可進廚房。“蔬菜農藥中毒”、“瘦肉精中毒”、“抗生素奶”等農產品安全問題頻生,這些都是由于種植、養殖過程的規范失控所造成的。英國的瘋牛病及荷蘭牛奶的二晤英殘留,也是飼料改良過程導致產生人體危害的明證和代表。還有使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農作物,其安全性也有待進一步驗證。
(二)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問題
(1)操作不規范。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未按衛生規范和工藝要求操作,導致在生產、貯運過程中發生微生物污染,或殺菌不徹底導致食品中殘留病原菌。如2003年3月份發生的遼寧海城2 556名學生豆奶中毒事件,起因就是生產企業未嚴格按工藝要求操作,置換了生產配方,但技術參數和生產流程未作相應的修改,致使活性豆粉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營養因子未被徹底滅話。
(2)使用非法原料。如使用病死禽畜制作熟肉制品,用工業酒精生產“米酒”,泔水油提煉加工冒充食用油。
(3)濫用食品添加劑。部分食品生產企業不嚴格執行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存在超范圍、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如在面制品中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在涼果中超量添加甜密素、在餅干生產和大米加工中使用礦物油等。
(4)使用非法添加物。從1998年到2008年,從硼砂面條與肉丸、甲醛泡發海產品、硫黃熏白銀耳、雙氧水果仁蘇丹紅辣權到三聚佩膠奶粉等,均使用了非法添加物。
(5)應用未經食品安全評估的新技術、新工藝、新原料。如輻照、益生菌和酶制劑等新興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等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以及如“天綠香”等食品新資源、新添加劑的開發,由于這些新品種、新工藝與新技術可能產生的某些傷害對人體是長用和浙進的過程,存在隱藏性和未知性,可帶
來新的食品安全隱患。
流通領城是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薄弱環節,主要存在以下安全問題:
(1)儲運不規范。倉儲及儲運過程的條件和操作不符合標準規范,使部分出廠合格的產品在流通過程中腐敗變質成為不合格的食品。
(2)非法保鮮。儲運過程為保鮮使用非法化學品,如用硫酸處理荔枝。(3)銷售管理不善。不嚴格執行采購索證制度,進貨渠道混亂,過期變質和假冒偽劣食品堂而皇之地進人店堂柜臺出售。
(四)餐飲加工的食品安全問題
作為整個食品鏈條的末端環節,餐飲加工除了存在與生產和流通環節類似的問題外,還有其本身特點的問題。如原料進貨把關不嚴,采購“三無”(無證、無標簽、無檢驗合格證明)食品和農藥殘留超標蔬菜及腐敗變質原料;超范圍超負荷經營,操作不規范,加工品種和數量超出自身加工條件與能力,生熟交叉污染,烹調加工溫度與時間不足,保存不當,等等,所以餐飲加工是食物中毒等突發性食源性疾病的易發環節。
我國食品安全防控的發展方向
隨著食品生產加工工業化技術和貿易的迅猛發展,加之國際化程度越來越商,食品不再只是農業和手工業的產品,社會對加工食品需求的增加與環境的惡化及加工控制的隨意性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食品安全防控壓力也漸趨增大,并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傳統的監管模式已無法起到有效控制的作用只有通過體系控制與認證才能從根本上確保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及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安全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 1993年發布了推行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七大原則,我國在1998年開始引人推廣,經過多年的實踐,HACCP已被國際社會公認為是控制食品安全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應積極倡導食品生產企業建立HACCP管理體系,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不斷提高食品安全信譽度,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在政府層面,應建立符合CAC要求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和控制體系,結合我國國情,積極采用國際標準,特別是CAC標準;建立全國性的食品污染、食品危吉監測網絡和可追溯的食品安全數據庫,建立食源性疾患的預警和控制體系,加強預測、預報和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整合食品安全科學技術資源和檢驗檢測資源,加強食品安全的科學技術研究,尤其與CAC、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衣組織(FAO)和國際動物流行病機構(OIE)等的交流與合作,提升食品安全的科學技術水平,按照國際慣例解決食品安全技術進步、食品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