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肉的營養價值!秋季是吃鴨肉的好機遇,很多人喜歡用鴨肉來煲湯,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那么吃鴨肉的益處有哪些?
夏秋季吃鴨肉的益處:最肥嫩,去秋燥,降低膽固醇
鴨子富含營養,不只享有“京師美饌,莫妙于鴨”、“無鴨不成席”之佳譽,同時也為祖國醫學所稱道:“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特別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厚,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合適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療首選鴨。”國際烹飪巨匠屈浩引見說,在上海、南京等地,秋天吃鴨肉曾經成為了一種飲食傳統。
鴨和雞同為禽類,成效卻大不相同
雞特別合適的冬季進補,民間素有“逢九一只雞,來年好身體”說法。而鴨屬于水禽,元朝的御醫忽思慧在《飲善正要》里說,鴨肉味甘、冷、無毒,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可用于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癥。“經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枯燥、低熱者最為有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楊力表示,因而,夏秋的燥熱時節最合適吃鴨。相比之下,豬牛羊等其他肉類就略勝一籌。 鴨肉的脂肪最安康。鴨肉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易于消化。”
野鴨滋味更比老鴨好
此外,鴨肉中的脂肪不同于其他動物油,其各種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化學成分和橄欖油很像,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患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尤為適合。”楊力說。 鴨肉對心臟的益處。100克鴨肉里面大概含有300毫克的鉀,鉀跟心臟節律有關,而且鉀高了能夠對抗鈉。“鹽吃多了鈉高了是造成高血壓的原因,所以,日常生活多吃點鴨肉取代其他的肉菜,是非常安康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說。 鴨的營養價值很高,可食部分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于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余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鴨肉味美。老鴨肉的含氮浸出物較幼鴨肉多,野鴨內含氮浸出物更多,因而,老鴨的湯比幼鴨鮮美,野鴨滋味更比老鴨好。
烹調加點鹽,肉湯更鮮美
此外,烹調時,加入少量鹽,能有效地熔出含氮浸出物,會獲得更鮮美的肉湯。 鴨肉中的脂肪含量適中,約為7.5%比雞高,比豬肉低,并較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組織中。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因而,熔點低,約為35℃,易于消化。 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100克可食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它們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能量的釋放有關,還參與脂肪酸、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病人有保護作用。每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為15毫克左右,只要吃200克鴨肉就夠了。
核黃素在細胞氧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硫胺素是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多種炎癥的維生素,在生長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更大。維生素E是安康能夠氧化劑,是人體多余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鴨肉還含有約0.8%-1.5%的無機物。與畜肉不同的是,雞肉中鉀含量最高,100克可食部分達到近300毫克。此外,還含有較高的鐵、銅、鋅等衡量元素。
總之,鴨的營養價值很高,經常吃些鴨肉,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