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的代謝中心,因而也最容易受食物中一些不良代謝產物的“毒害”。有五種食物,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應該多加留意。
1、含亞硝酸鹽的食物
主要包括泡菜、腌酸菜、蛻變的殘剩菜,以及發酵的酸煎餅、咸魚等。這些食品含硝酸鹽較多,大量食用后,腸道細菌可將硝酸鹽復原為亞硝酸鹽,后者可在胃內合成亞硝胺,變成一種激烈的化學致癌物,可引發肝癌。
因而,在食用蔬菜時首先應留意保鮮,避免腐朽,如已腐朽蛻變不可再食用。剛腌制的蔬菜(如腌酸菜等)不宜大量食用,也不宜過早食用。由于細菌在一周內把菜中的硝酸鹽復原成有害的亞硝酸鹽勢頭正旺,一周后由于醋酸及乳酸的合成毀壞,亞硝酸鹽的含量才逐漸降落,所以腌酸菜一定要腌透,最好腌半個月以上再食用。
2、霉變食物
1960年英國南部的一個農場,在短短的幾個月里,有10萬只火雞忽然全部死亡。解剖發現肝臟出血壞死,腎臟腫大。在檢查飼料時才發現,元兇竟是發了霉的花生粉,其中含有大量的黃曲霉毒素。用此發霉的花生粉喂飼大白鼠作實驗,察看6個月,發現不少大白鼠患了肝癌。從此,黃曲霉毒素能致肝癌惹起了全世界的注重。
避免黃曲霉毒素污染應做到:(1)增強對糧食特別是花生的管理,要曬干、曬透、防潮、通風,己經發霉的糧食不能再吃。(2)如大米被污染,淘洗時要用力搓洗幾次,以除去黃曲霉毒素。淘米時要除去稻糠,因大米如有污染,稻糠中的黃曲霉毒素要比大米粒高數倍。(3)炒菜時,先把花生油、豆油加熱冒煙,再放入炒菜用的鹽,此時鍋內油的溫度可從120℃上升到180℃,待半分鐘后再炒菜。這樣爆炒可以去除95%的黃曲霉毒素。
3、煙薰和烘烤食物
據報道,波羅的海沿岸和冰島等國家的人們,喜歡吃薰烤的肉類,那里消化系統癌癥(特別是肝癌)特別多。實驗證實,天然氣、煤、木炭、柴草等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苯并芘(致癌物質),因而,用高溫煙火薰烤出來的食品就會受到污染。
4、高脂肪食物
過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腦、腸等),易使人肥胖和血脂(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這些都是脂肪肝發生的重要原因。
5、酒
其發病機制主要是酒精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對肝臟的直接損害。長期大量飲酒特別是酗酒,可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飲酒作樂,用生命作代價,顯然不值得。
以上的食物我們都知道并不是健康食物,但是還是繼續食用,其實就無形中忽視了對肝臟的毒害,在食用中請務必多加留意。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