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固然營養,但選擇起來有考究,比方您要先學會區分優質無公害牛奶,其次,喝起來也相當有考究,喝對了,可以中途夭折強身健體,喝不對,倒是很可能給身體增加病痛,小編整理了生活中六種好像服毒的喝奶常見方式,對照一下有沒有本人或身邊的人。假如有,請提示他們,別把一切疑問都留給您的醫生……
1、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以為,牛奶越濃,身體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規范。也有人生怕新穎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假如是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惹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以至拒食,還會惹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由于嬰幼兒臟器柔嫩,受不起過重的擔負與壓力。
2、牛奶 巧克力
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并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于是,原本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招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延、毛發枯槁、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3、牛奶 雞蛋
專家指出,牛奶加雞蛋的早餐并不科學,蛋白質難以提供能量。如今有超越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雞蛋,糧食長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數的家長們以為這樣的早餐就是與國際接軌,殊不知這是十分錯誤的觀念。牛奶雞蛋是好東西,但是用錯了中央。經過一夜十多個小時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體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而牛奶和雞蛋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4、牛奶 米湯、稀飯
有人以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淀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假如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5、牛奶 橘汁或檸檬汁
有些人建議在牛奶中加點橘汁或檸檬汁,這看上去是個好辦法,但實際上,橘汁和檸檬均屬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6、牛奶 藥
也有人以為,用有營養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牛奶可以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后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
10種人不宜喝牛奶
1、消化道潰瘍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雖可緩解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腸粘膜分泌大量胃酸,會使病情加重。
2、缺鐵性貧血患者不宜喝牛奶
食物中的鐵需在消化道中轉化成亞鐵才能被吸收利用。若喝牛奶,體內的亞鐵就與牛奶的鈣鹽、磷鹽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影響鐵的吸收利用,不利于貧血患者恢復健康。
3、平時有腹脹、多屁、腹痛和腹瀉等癥狀者不宜喝牛奶
這些癥狀雖不是牛奶惹起,但飲用牛奶后會使這些癥狀加劇。因此平時腹脹、多屁、腹痛腹瀉的人不要喝牛奶。
4、腹部手術后的患者不宜喝牛奶
此類病人多有腸脹氣,牛奶中含有較多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腸內不易消化,發酵后可產生氣體,使腸脹氣加重,不利于腸蠕動功能的恢復。
5、乳糖酸缺乏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乳糖含量較高,但必須在消化道乳糖酸作用下分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體吸收。假如乳糖酸缺乏,食用牛奶后就會惹起腹痛、腹瀉。
6、膽囊炎和胰腺炎患者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和胰脂酶的參與,飲用牛奶將加重膽囊和胰腺的擔負,進而加重病情。
7、返流性食道炎患者不宜喝牛奶
含有脂肪的牛奶會影響下食道括約肌的收縮,從而增加胃液或腸液的返流,加重食道炎癥狀。
8、鉛作業人員不宜喝牛奶
牛奶中的乳糖能促使鉛在人體內吸收和蓄積,因而可以加重和惹起機體鉛中毒,出現頭暈、失眠、易疲勞等癥狀。同時,可能會有鉛超標的兒童也不宜喝牛奶。
9、腎結石患者不宜喝牛奶
人在睡眠之后,尿量減少,尿中各種有形物質增加,可使尿液變濃。由于牛奶中含鈣較多,腎結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鈣鹽。結石形成的最危險因素是鈣在尿中濃度短時間突然增高。飲牛奶后2~3小時,正是鈣通過腎臟排除的高峰,如此時正處于睡眠狀態,尿液濃縮,鈣通過腎臟較多,故易形成結石。
10、牛奶過敏者不宜喝牛奶
有人喝牛奶后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個別嚴重過敏的人,以至會出現鼻炎、哮喘或蕁麻疹等。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