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又叫馬蹄,有清熱化痰的成效。除此之外你曉得荸薺還有哪些營養價值和成效嗎?
荸薺的別名:
馬蹄、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
荸薺的成效與作用:
味甘,性寒。歸肺經,胃經。
具有清熱化痰、開胃消食、生津潤燥、明目醒酒的成效,臨床適用于陰虛肺燥、咳嗽多痰、煩渴便秘、酒醉昏睡等癥的治療。在呼吸道傳染病盛行時節,吃荸薺有利于流腦、麻疹、百日咳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中醫臨床上常用馬蹄配成“雪羹湯”清熱去痰,降血壓和治療大便干硬。
荸薺的營養價值: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厚,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和碳水化合物。能夠生吃,也能夠用來烹調,并可制淀粉。
荸薺適用人群:
普通人群均可食用。
1. 兒童和發燒病人最宜食用,咳嗽多痰、咽干喉痛、消化不良、大小便不利、癌癥患者也可多食;關于高血壓、便秘、糖尿病尿多者、小便淋瀝澀通者、尿路感染患者均有一定成效,而且還可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
2. 不適宜小兒消化力弱、脾胃虛寒、有血淤者。
荸薺烹飪指導:
1、荸薺不可生吃,但由于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凈煮透前方可食用。
2、 熟食多用于做配料,也可用于炒、燒或做餡心。如“荸薺炒蝦仁”、“荸薺炒雞丁”等。
3.、荸薺具有清熱瀉火的良好成效;應用于肺熱咳嗽,痰濃難咳:荸薺汁1杯,川貝1.5克(研成粉),拌勻服,每天2~3次。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于發燒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