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的作用
1、胃陰虛及熱病傷津證。本品善于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熱。主治熱病傷津,煩渴、舌干苔黑之證,常與天花粉、鮮生地、麥冬等品同用,如《時病論》清熱保津法。治胃熱陰虛之胃脘疼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可與生地、麥冬、黃芩等品同用。
2、腎陰虛證。本品又能滋腎陰,兼能降虛火,適用于腎陰虧虛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軟及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等證。腎陰虧虛,目暗不明者,常與枸杞子、熟地黃、菟絲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機啟微》)。腎陰虧虛,筋骨痿軟者,常與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補肝腎、強筋骨之品同用。腎虛火旺,骨蒸勞熱者,宜與生地黃、枸杞子、黃柏、胡黃連等滋腎陰、退虛熱之品同用。
石斛的吃法
1、鮮吃——取新穎鐵皮石斛若干,洗凈入口細嚼,味甘而微黏,清爽爽口,余渣吞咽即可。(成效:強陰益精、開胃健脾。)
2、煎湯——洗凈切碎或拍破加水入鍋用文火先煎煮30分鐘,后放入1-2克西洋參再煮30分鐘,可反復煎煮,連渣食用。近代名醫張錫純說:“鐵皮石斛最耐久煎,應劈開先煎,得真味”(成效:補虛養陰,清熱。)
3、泡茶——洗凈后切薄片,用開水沖泡后飲用,可反復沖泡,連渣食用。(成效:開胃健脾、降火理氣、對慢性咽喉炎療效顯著。)
4、熬膏——洗凈切碎或拍破可加其他中藥材加水煎汁,連煎兩次,棄渣后用小火濃縮,再加冰糖,繼續熬制成膏狀援用。(成效:對勞損虛弱、肢節多痛、體乏、夜多盜汗等病癥有顯著療效。)
5、浸酒——洗凈切碎拍破、單味或和其他物料一同浸入40度以上酒中,3個月后即可食用。(成效:補腎養陰、生精祛風。)
6、入膳——洗凈切碎或拍破和雞鴨等材料一同文火燉2-3小時,連渣食用。或用文火煎煮后取汁備用,加入其他原料可煮粥、做羹、煲湯等。(成效:養陰生津、抵虛熱、微汗、筋骨酸痛等常見的體虛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