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0日訊 近年來,隨著國度對鄉村根底建設設備的日益完善,互聯網的提高,物流運輸體系落戶鄉村以及鄉村群體的購買力、消費水平逐漸上升。這些都為電商行業進入鄉村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根底保證。
19日,2017中國鄉村電子商務創業創新大會在京召開,中國鄉村電子商務雙創工作委員會主任李雪峰表示,“中國鄉村電子商務雙創工程”啟動以來,已整合全國3800家農產品消費企業,為農產品消費加工企業和農業種植大戶開通了對接政策補貼的直通車,初步構成互聯互通、合力面對市場的格局。并樹立和推進了雙創惠民商城和“千萬鄉村電子商務人才免費培訓工程”,為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和鄉村電商人才培育和就業提供了積極影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鄉村電商是一個10萬億級范圍的市場,2015年開端,鄉村電商迎來了諸多政策紅利。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促進鄉村電子商務加快開展,構成線上線下交融、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則指出,要推進鄉村電商開展。促進新型農業運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全面對接交融,推進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深化施行電子商務進鄉村綜合示范。
據悉,“中國鄉村電子商務雙創工程”成立于2016年5月,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全國城市農貿中心結合會、全國婦聯華媖創業女性開展中心、中國消費力促進中心、城鄉小康開展促進中心六大專業協會結合發起。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盧建新以為,電子商務開展至今,從引進消化到對外輸出,作為新型消費力已經滲透到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未來電商的開展方向,應該在新零售、鄉村電商、定制化產品和跨境電商等方面。其中,鄉村電商對鄉村產業結構調整,農產品定制化以及精準扶貧等方面將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張會生在早些時候表示,鄉村電子商務與跨境電子商務、促進轉型升級是今后電子商務的三大開展方向。為推進鄉村電子商務的開展,六大協會結合發起了“鄉村電子商務雙創工程”。
對于鄉村電商的開展,有媒體報道以為,鄉村電商正處于飛速開展的階段,鄉村市場十分廣闊,在國度政策的支持下,未來五年將是鄉村電商的黃金開展期。
在這個巨大“蛋糕”誘惑下,電商行業巨頭們紛紛轉戰鄉村,阿里巴巴就此制定了“進千村,入萬縣”計劃,蘇寧易購宣布在全國范圍內樹立10000家鄉鎮服務站點。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場刮分鄉村市場的風潮之中,大量的資金、高新技術人才的涌入,加快推進了鄉村電商的開展,不僅是開拓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促進了鄉村市場消費水平的提升。把鄉村經濟加快融入“互聯網經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