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大家覺得四四方方的微波爐里隱藏陰謀,最近,又把不銹鋼水壺推上了“審訊席”——聽說,不銹鋼水壺會招致人的記憶力減退……
微波爐曾經被平反了,今天就說說不銹鋼水壺吧。
到底發作了什么
最近,江蘇質檢部門發布了小家電抽檢結果,報告有點長,但是認真看一下還是能明白,其實就是本著對消費者擔任的心態,抽檢了市面上的小家電,發布了結果并發布購置和運用倡議。其中關于電熱水壺,主要是呼吁大家看準“CCC”標志(國度強制性認證)購置正軌產品,并且運用的時分留意平安和日常清潔等。
但是有人可能覺得這樣的報道不夠刺激,便盯上了報告里這樣的一段話——
“3、不銹鋼成分剖析項目和錳析出量項目,304不銹鋼是常用食品級不銹鋼,具有耐腐蝕、硬度高等許多優點,常用作不銹鋼食品容器的制造資料,但目前國度標準中并未對食品用不銹鋼容器或工具的不銹鋼材質停止明白的牌號限定,近年來,關于不銹鋼廚具中錳含量過高的問題不時被披露,且不斷未得到明顯改善。錳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經過日常飲食攝取根本能夠滿足人體所需,但假如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金屬錳,產生記憶力減退、嗜睡、肉體朝氣蓬勃、神經功能紊亂等病癥。”
這聽上去有點嚇人——不銹鋼電水壺的資料,除了304不銹鋼,還有商家運用高錳鋼,而過量長期的攝入金屬錳會招致記憶力減退……于是乎,一些媒體紛繁生吞活剝地將不銹鋼水壺和記憶力減退畫上等號。
問題是,誰說含多少錳就能析出多少錳的?人家是合金,沒你想的那么脆弱。
真正的析出量是用強酸溶液煮沸浸泡模擬出來的。報告里說到,高錳不銹鋼的單次實驗錳析出量最高達1.168mg/L。然而事實上,報告中的水壺煮一升水的錳析出量還比不過一兩豆腐皮或者一兩杏仁的錳含量。況且江蘇質檢做的實驗,是用4%的乙酸(食醋的主要成分)煮沸,然后又在室溫下泡了24小時之后得到的結果——大家平時應該都是燒水而不是燒醋吧?!
“錳”是干嗎的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無辜“躺槍”的錳。錳不是有毒重金屬,而是一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
在我們的骨骼、肝臟、腎臟、心臟、大腦、肺、肌肉等很多地方,都含有一定量的錳。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假如缺少了錳,會出現營養不良、骨骼異常、運動失調等。
錳能夠作為金屬酶的組成成分,或作為酶的激活劑。錳還參與骨的形成、參與氨基酸和膽固醇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并能維持腦功能。
人體缺錳不行,而長期、大量、堅持不懈地攝入過量的錳,的確對人會有神經毒性。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不銹鋼水壺招致記憶力下降的案例,全世界也沒有發現誰是因為食物里的錳而中毒或有什么不良反應的。
擔心錳中毒?
錳中毒的情況,大多是呼吸錳含量超標的空氣的職業性錳中毒,即吸入性錳中毒,比如錳的開采冶煉工人身上出現過錳神經毒性。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
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成年人錳的適宜攝入量是每人每天4.5mg,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11 mg,4-7歲兒童分別為2.0 mg和3.5 mg,7-11歲兒童分別為3.0 mg和5.0 mg,11-14歲兒童分別為4.0 mg和8.0 mg。
有點擔心自己吃了太多含錳的食物?放心,通常我們經過食物攝入的錳即經口攝入的錳,多以不溶性復合鹽的形式存在,吸收率很低,有97%以上經糞便排出。同時我們的身體也不是吃干飯的,在一定范圍內是會自動調節,當吃進去的錳多了,身體對錳的吸收率會降低;而當身體內缺錳了,吸收率就會增高。
所以,不銹鋼水壺該用繼續用,當然要留意選購正軌的產品,主要是別漏電漏水啥的。認準“CCC”標志(國度強制性認證),能夠優先選擇304不銹鋼,再就是留意清潔和規范運用。
文/張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