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清保健食品標志
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志,標志下方為批準文號和批準部門。目前市場上存在衛生部(1996年11月至2003年7月)和國家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2003年10月之后)批準的保健食品產品。衛生部批準的國產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為“衛食健字+(年代號)+次第號”,進口保健食品為“衛進食健字+(年代號)+次第號”或“衛食健進字+(年代號)+次第號”,下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字樣;國家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批準的國產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次第號”,進口保健食品為“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次第號”,下面有“國家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批準”字樣。每個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只能對應一個產品,假如消費者在市場上發現一個批準文號對應多個產品的狀況,務必慎重,消費者能夠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視管理局網站“數據查詢”欄目查詢產品的真實狀況。認清保健食品的法定標志,是正確選購保健食品的重要環節。
二、認真閱讀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
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包含了產品的原輔料、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用、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項、保質期、產品注冊和生產等相關信息。
根據產品宣稱的保健功用,結合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體弱者、慢性病患者、兒童及青少年、孕婦等特定人群,在選擇保健食品時要慎重。任何保健食品都有一定的適宜人群,有的還標注不適宜人群,消費者在選擇時應該也必須加以注意。
三、選擇正規銷售渠道購買保健食品
消費者若需購買保健食品,應到信譽好、證照齊全的正規銷售場所購買。購買時除要認準保健食品標志和批準文號外,還要認真察看包裝上廠名、廠址、聯系電話、生產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不要自覺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等;不要自覺通過會議銷售、電話銷售、免費試用等活動購買保健食品;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識的非法保健食品。
四、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品使用。一些具有輔助降壓、降脂、降糖功用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風險的輔助保健作用,對于疾病患者絕不能代替藥品使用,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后果。
假如發現違法生產經營保健食品的,消費者可及時向當地食品藥品監視管理部門舉報。
【相關閱讀】
營養保健禮品應該如何消受?
“吃出來的病”不只提示了職場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