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熱傳不少主婦在做飯后都會一點胃口沒有,以至惡心難受,這也被醫生稱為“醉油綜合征”。
國度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視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引見,廚房屬于高溫高濕的環境,油煙是油脂在加熱過程中停止的氧化和合成反響,其中包括多種有害化合物,它們簡直對人體的一切器官都能形成危害,特別是油煙中含有苯并芘等污染物,它具有使細胞產生遺傳毒性作用而惹起細胞突變、致癌或毀壞免疫功用。
我們的烹調方式多為煎炒烹炸,產生的油煙較多。主婦在做飯后沒有胃口,以至呈現頭暈惡心等,很可能是由于做飯時吸入了油煙中的苯并芘及熄滅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等物質,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主婦的食欲。假如主婦自身抵抗力差或者長時間暴露在油煙環境中,都會產生影響。與主婦相比,廚師暴露在油煙環境中的時間更長,也更頻繁,是“醉油綜合征”的高危人群。但與此同時,廚師的工作環境相對主婦更大,排風設備也更專業。
“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做飯之后沒有胃口與接觸油煙有關,可能有些人在做完飯后的確會覺得沒有胃口,以至惡心等,這些病癥的構成或許有油煙的影響,也可能是由其他要素招致的。但有一點是能夠肯定的,油煙的確會對人體安康形成潛在的損傷。”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于康解釋,油煙中含有氧自由基、過氧化物等的殘留,都會對人體形成危害。而且油煙對人體的危害是慢性的,其病癥也并不很典型,有可能油煙會形成人在做完飯后反而不想吃東西,或者呈現頭疼等,但這些病癥并非特異病癥,因為有些人在做完飯后并沒有上述反響,所以單純從病癥來說,我們很難肯定,只能說有這種可能性。所以我們并不主張市民過多暴露在油煙環境中。
宋廣生進一步解釋,廚房的污染包括新櫥柜、家具等和廚房熄滅的污染,現在一般家庭都使用燃氣或液化氣,如熄滅不充分會產生一氧化碳等,熄滅過程中也會產生可吸入顆粒物(PM2.5)等污染。美國的研究證明,中國女性肺癌的發病率比較高,也與此有關。另外,廚房的通風、排風條件不好,不少樓房或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以至會呈現住戶之間相互串煙的問題,通風、排風條件假如不好,廚房污染也會相對其他房間更高一些。
要預防“醉油綜合征”,宋廣生建議,做飯時應注重控制油的溫度,不宜將油加熱至較高溫度,同時,應注重改善烹飪方式,盡量減少炸、煎等多油的方式,可配合使用電烤箱等電子廚具。應保持廚房通風、排風的通暢,還要加強對廚房、灶具的檢查,及時發現并排除漏氣、熄滅不充分等安全隱患。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