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寶和廣藥之間的涼茶之爭曠日持久,但是,隨著戰火的晉級,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商業行為,卻由于廣藥一系列非理性的舉措和相關公權利部門的不時介入,讓這起屬于民事范疇的商業糾葛越來越有行政化的意味,同時也成為近年來市場經濟中公權利下個人濫用權益的一個縮影。
在《北大商業評論》近期舉行的“公權利與公平市場建立”圓桌會議上,專家們以案說法,深化討論與深思此種權利越位帶來的危害。專家一致認為,這曾經不只僅是一個涼茶行業的商業競爭案例,而且上升到了市場經濟應該怎樣標準的問題。公權利悍然從幕后走到臺前,直接介入商業糾葛,是對正常市場規則的嚴重毀壞。
誰綁架了《廣告法》?
5月31日,在廣州市新聞中心召開王老吉涼茶媒體溝通會的第三天,廣藥便將新聞發布會的內容以廣告的方式登在各大報紙頭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現場照片在正中位置奪人眼球,并配以“市國資委:廣藥是獨一合法傳承實體”“市公證處:廣藥具有獨家王老吉秘方”為醒目副標題,主標題更拉來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為其證言,鋒芒直指加多寶。
這已不是廣藥第一次登載此類廣告,5月16日,也就是紅罐裝潢權庭審后的第二天,廣藥即拉來公職人員為其背書,以“原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蔣志培及權威專家一致認為:紅罐裝潢應屬于廣藥王老吉”為標題的廣告出如今各大報紙頭條,干擾司法判決。廣告一經刊出,眾多法律專家和意見首領就紛繁提出質疑:廣告怎能以“法律權威”施壓法律?如此悍然藐視《廣告法》的行為為何無人制止?
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研究室副主任楊小軍指出,在司法沒有裁決之前,無論是法官還是行政官員的發言都應該特別謹慎,從官員的紀律要求來講是不能介入的。政府公職人員盲目地代表國企表態,這是不妥的,甚至是違法的。
失控的公權利如何回歸正軌?
自此,“紅罐之爭”由于公權利的強制介入已超越了一起關乎輸贏的商業糾葛,而演變成一個社會事件。我們不禁要問,在市場環境下,公權利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角色?在“紅罐之爭”中,公權利直接介入,對競爭中一方公開背書,對另一方進行強力打壓,曾經超越了公權利的使用原則和適用范圍,此情此景,遭受挑戰的不只僅是受害一方,受益一方亦難獨善其身,誰能保證,受益方不會成為下一個規則毀壞的受害者?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星水表示,政府的公權利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要怎樣去約束,不是簡單的問題。公權利缺乏權益制衡會自我膨脹,受利益驅動進入加速度的軌跡,對社會公正財富的分配進行壟斷毀壞,最終傷害的是法制理性,也會傷害到大多數群體的合法權益,最終毀壞社會的市場倫理,走到為民謀福祉的對立面去。
如何才能保證公權利不被濫用,“紅罐之爭”中廣藥“廣告門”事件的持續發酵再次引出這一不容回避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或者只是止于坐而論道,紙上談兵,那么,“廣告門”恐怕并不是最后的鬧劇,這樣的鬧劇也不會止于涼茶行業。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