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酒的故土,可以說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飄散著酒香的歷史,從《詩經》到《楚辭》,從先秦諸子散文到唐詩宋詞,無不飄逸著酒的芬芳,翻開《二十五史》有關酒的記載更是無處不在。但同時,數千年來,酒,特別及其衍生的酒文化,也惹起了無數的爭議與詬病,那么,千年以來盤繞著酒產生了哪些爭議與考慮?將來的中國白酒文化又將向何處去?
回首千年,毀譽參半
酒的魔力,用李白的詩句來概括再恰當不過了,“三杯痛大道,一斗合自然”,說的直白點就是,三杯酒下肚,就找不著北了,一斗下肚就不曉得本人是誰了。當然,李白找不著北尚能“詩百篇”,但更多酒徒像韓愈《醉贈張秘書》描繪的一樣,“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雖得一響樂,有如聚飛蚊。”縱酒狂飲,沉溺聲色,從飲酒的文化涵義轉向了單純的生理刺激,可惡、可悲。
問題出在哪兒?歸根結底在于乙醇的臨床作用從不因人類的客觀意愿而改動。特別在蒸餾酒技術盛行后,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為蒸煮、曲酵、餾,酒精的提純水平大幅度進步,所以,古代蒸餾酒(白酒)酒精度大多在50~70%,簡直一切中國傳統名酒以前都是口感刺激、反作用明顯的高度酒,飲用后不適以至失態成了家常便飯,這與傳統酒文化中不傷身、不敗德的觀念格格不入。于是乎,從傳說中治水的大禹開端,簡直歷朝歷代都公布過有關酒的禁令,人們腦海中酒的形象也不再是“酒酣耳熱”的淋漓暢快,而是“酒后誤事”的煩惱與后悔。
中庸之道,綿柔為上
其實,想想也不足為奇,畢竟當時受生產力與科技水平所限,人們對酒的第一要求也只能是能入喉甘冽而已,而如今,追求口感與品質,兼顧健康與養生,正在成為評判好酒的重要標準,而綿柔、凈爽、反作用低,更成為人們對于新一代白酒產品的最大期望。
“醬香看茅臺,綿柔數洋河”,說到綿柔,就不能不提到洋河極其代表作夢之藍系列,“綿爽度、柔和度、舒適度”是其獨有的綿柔特征,亦稱作“綿柔3D”。在保持洋河傳統甜、綿、軟、凈、香風格的基礎上,夢之藍突出綿柔、淡雅的獨特風格,香氣優雅、細膩、綿甜柔和、回味悠長,打破了以往以香型為主劃分白酒的界限,同時更加強調飲后舒適度,在很大水平上減輕了口感、口苦等令人難受的癥狀,而這一創新更是暗合了當今社會對于中庸之道的傳承與考慮。正所謂綿有風骨,柔見新風,與中庸之道所提倡的一樣,夢之藍的綿柔風格更是一種平和的生活態度,一種恬淡的幸福,一種睿智的享受。
所以,當我們放眼今天的中國白酒市場,我們就會發現,過去那種“香氣大,入口沖烈、刺激性強”的白酒正逐漸失去主導地位,真正在這個時代廣受歡迎的名酒,無不是像被譽為“新國酒”的夢之藍一樣,遵從著中庸之道的平和、綿柔主張。將外柔內剛、講求和諧的中庸之道融入其中,同時把白酒的養生、健康的屬性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可以說夢之藍是從技術、文化兩方面都代表了中國白酒將來發展的方向,真正不負“新國酒”之美譽。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