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引大多具有藥源豐厚、容易尋覓、質地新穎等特性,可順應辨證施治、靈敏用藥的需求。用量應遵醫囑,才干到達預期的效果。常用的藥援用法如下:
生姜:有散風寒、暖胃腸、止嘔的作用。治療風寒外感、胃寒嘔吐等癥的多種中成藥,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可取生姜3~5片(9~15克),水煎取湯送服。
蘆根:以鮮者為佳,有清熱、生津、止渴、止嘔的作用。適于外感風熱或痘疹初起者。用蘆根10~15克,煎湯送服銀翹解毒片、小兒回春丹效佳。
鹽:能引藥入腎,故補腎藥(主要是滋補腎陰的藥物)如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等,宜用淡鹽水送服。普通用食鹽兩克,加250毫升水溶化即可。
米湯:能維護胃氣,某些治療腸胃疾患的苦寒性藥物,如更衣丸,宜用大米湯送服,香連丸宜用小米湯送服。用時取煮飯時之湯汁,不拘濃淡及用量。
紅糖:具活血散寒補益的作用,治療婦科虛寒、血虛諸癥的中成藥可用紅糖水送服,每次用量為50克。
藕汁:能清熱止血,如用鮮藕汁送服十灰散,止血效果更好。取鮮藕洗凈、切碎,加涼開水少許共搗爛,用紗布裹擠壓取汁,每次用半杯(約100毫升)。
蔥白:具有通陽散寒助發汗的作用。治療外感風寒,可取蔥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荊防敗毒丸等藥。
黃酒或白酒:酒性辛熱,功用通行經絡,發散風寒。治風寒濕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閉經及產后諸疾、跌打損傷和瘡癰初起、寒疝等的中成藥,如活絡丸、跌打丸等,都可用溫酒送服。常用量為黃酒25~50毫升,白酒酌減,亦可依據性別、體質、酒量等狀況調整用量。
此外,潤肺止咳的蜂蜜,補脾和胃的大棗,清熱利尿的竹茹、燈心草等也可作藥引,有助于發揮藥物的療效。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