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潘蓓蕾、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孔靈芝在論壇上均提出,經過多年努力,固然中國居民生活程度大幅進步、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營養程度方面仍面臨雙重應戰,表現出兩個極端:
一方面,中國還有大量貧困人口,兩千多萬尚未處理溫飽的貧困人口營養明顯缺乏,營養不良仍是貧困地域主要營養問題;另一方面,由于營養過度構成失衡,相關疾病患病率不時攀升,有些因營養過剩構成的慢性病城鄉差別已不顯著,并呈現出低齡化趨向。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周應華說,中國與食物消費、消費有關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及問題開端顯現:一是食物消費與食物消費不盡諧和,消費構造不能很好滿足消費構造改善的需求;二是食物質量安全問題形勢仍然嚴峻。今年第二季度,全國中毒事件報告一百八十五起,中毒人數五千六百九十六人,死亡六十四人,中毒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九;三是城鄉居民食物消費構造不盡合理,近年來,一些城市居民以至包括一些富有地域農村居民偏離“均衡膳食 target=_blank>膳食”請求,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費過度增加,谷類和蔬菜消費不時減少。
參與論壇的專家、官員們表示,公眾的營養改善工作已初次被歸入國度“十一五”規劃綱要,衛生部也正在組織制定《中國居民營養改善條例》,這些都將為推進中國食物與營養事業發展提供良好機遇。
“二○○六中國食物與營養高層論壇”由國度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與中國工程院管理學部共同主辦,論壇為期兩天,主題是“食物消費與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等國際機構也派代表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