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篇——
美食當道,量入為出
出門游覽,當地的風味小吃誘惑難擋,但旅途安康也很重要,要留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1、一定要管住本人的嘴。瓜果一定要洗凈或去皮吃。高中檔的飲食店普通可放心去吃,大排檔可有選擇地吃,攤位或沿街擺賣的不要去吃。假如狼吞虎咽,則等于拿安康開玩笑。
2、不要貪食,暴飲暴食。每次進食的數量、時間等要盡量堅持個人素常的規律性。應防止飽餐后立刻停止登山、游泳等猛烈活動。不要一邊走路,一邊進食。對當地吃不慣的調料和菜肴,寧可少吃或不吃,以免腸胃不適,影響整個游程。
3、食物以油膩為主。為防止“生火”,少吃大魚大肉等肥膩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多飲綠茶或白開水。旅途中口干舌燥時,吃冷飲、冷食要適可而止,過多的冷飲冷食會降低消化功用以至惹起腹痛腹瀉等疾病。
4、飲酒一定要有度,尤其是啤酒。很多年輕人以為啤酒比紅酒和白酒的度數要低得多,旅途中開懷暢飲啤酒也無妨。其實,常喝啤酒容易惹起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5、在車、船或飛機上要節制飲食。乘行時,由于沒有運動條件,食物的消化過程延長、速度減慢,假如不節制飲食,會增加胃腸的擔負,惹起腸胃不適。
配備篇——
必備物品隨身帶
外出游覽,下面的這些東西一定要帶的哦,它們不會占用你太多的空間,但是用途卻很大,有些時候是必不可少的。
1、秋天氣溫變化大,早晚氣溫低中午燥熱,出門應帶一件薄厚適中、便于攜帶的外套,并根據天氣調整穿衣,防止著涼。
2、此外,秋天氣候干燥,為防止上火,可隨身帶一個小杯子,隨時隨地給本人補充水分。
3、帶一些常用的暈車藥(乘暈寧、瑪叮嚀等)、感冒藥(如板藍根、抗病毒沖劑、銀翹解毒片、感康等)、外傷藥(如創可帖、云南白藥噴霧、碘酒等)和抗菌素(復方新諾明、氟派酸、黃蓮素等),預防旅途之中的暈車、感冒、外傷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疾病。
4、出行包中應隨身攜帶小刀、繩子、電筒、雨傘等,以備不時之需。
知識篇——
不測事故的應急措施
防起腳泡:臨睡前要用熱水燙腳,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若發生腳泡,首先用熱水燙腳5到10鐘,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對腳泡局部消毒,再用消毒的針刺破腳泡,使泡內液體流出。為防感染切忌剪去泡皮。
食物中毒:鹽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將食物吐出來,嚴重者送醫院。
骨折:用夾板固定后再用冰塊冷敷,若傷到脊椎,可將患者放在平坦而堅固的擔架上固定,不讓身子晃動,然后送往醫院。
外傷出血:用干凈水沖洗,然后用手巾等包住。輕微出血可采用壓迫止血法,一小時過后每隔10分鐘左右要松開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