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六月,是荔枝上市時。荔枝是嶺南佳果,蘇軾曾盛贊:“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其美味由此可見一斑。但“一個荔枝三把火 ”,在炎炎夏日進食,豈不是推波助瀾?其實不然,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意義是說在春夏之際當以補養陽氣為主,這是由于春夏之際氣溫升高,天地間的陽氣比擬旺盛,在這時順勢補養陽氣,對虛寒體質的調理能夠到達事半功倍的作用,這與三伏天停止天灸是一個道理,因而在酷熱的夏季吃溫熱的荔枝也是能夠的。
固然說能夠吃,但并不等于所有人都能吃,由于需求“春夏養陽”的人首先應該是虛寒體質的人,因而,合適吃荔枝的人也應該是虛寒體質的人,他們普通表現為:平常怕冷喜溫,容易受涼,四肢不溫,冬天或較涼的環境下會呈現四肢冰涼,肉體偏弱,容易疲倦,食欲不振,小便清長,大便多不成形,嚴重者會稀爛或如水樣。
荔枝味甘性溫,入肝脾兩經,最益肝脾精血,能夠說是最合適“職場精英”食用的水果,由于“職場精英 ”們大多飲食不規律,使脾胃受損,又思慮太多,勞傷心血;從而形成沒有肉體、失眠多夢、心慌氣短等氣血缺乏之象,可用荔枝補益氣血。
另外,荔枝能夠說是女性的“恩物 ”,女性有經帶胎產的特性,容易傷及血分,所以很多女性會表現出四肢不溫、月經量少、痛經等血虛肝寒的表現,荔枝入肝經而養血,性溫而散寒止痛,對女性氣血虧虛有很好的調補作用。
荔枝能入脾經,對脾胃虛寒惹起的腹瀉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尤其是關于腹瀉時間較長的,遇寒冷而誘發腹瀉,伴有口淡、納差者效果更佳。
溫馨提醒:
荔枝的作用主要在于扶助陽氣,因而關于容易上火的人就不合適食用了,否則容易呈現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不適。如果實在嘴饞想嘗鮮者,能夠淡鹽水浸泡后少量食之,當無大礙。不過,小兒肝火偏旺,當少吃為宜。荔枝中含有大量糖分,對血糖影響較大,糖尿病患者還是不吃為宜。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消化科主任 陳延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