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有一則傳言傳播度甚廣,被用戶猖獗轉發:一名臺灣女孩忽然七孔流血暴斃,尸檢被判定為砒霜中毒死亡。某醫學院的教授查看了死者的胃內容物后以為,砒霜是在死者的腹內產生的,死者生前有每天服用C的習氣,又吃大量的蝦。
這則傳言甚囂塵上,讓不少有服食維C習氣的人們提心吊膽,一些常用的感冒藥也添加了維生素C,很多蔬菜水果更是富含維生素C,而蝦也是餐桌上的常見食物,假如維生素C遇上蝦果真是毒勝砒霜,人們豈不是很容易就因食物與藥物相克而有性命之虞?
專家表示,這則傳言純屬謠言,并不靠譜,人們大可不必過于擔憂,假如這個說法成立的話,那么含有大量維C的水果與蝦就成為相克的食物,而實踐生活中,人們普遍存在蝦果同吃的現象,臨床上卻未見有相似駭人的報道,同時,也未見藥監管理部門發布過維生素C與食物的相克的提示,可見這種說法并無根據。
此外,從科學的角度看,蝦雖含砷,但數量很低,而且簡直全為有機砷,這種五價砷對人體并無毒害,維生素C是復原劑不假,但除了首先要把有機砷轉化為無機砷外,還要有足夠量的砷和大量的維生素C才可能復原成三價砷,再者,即便把五價砷復原成三價砷也不等同于砒霜,因不同物質的三價砷毒性并不相同。且不說有機砷轉化成無機砷需求復雜的條件,單說直接含無機砷的食物,大米可說是無機砷的主要來源,假如維生素C+無機砷毒過砒霜的話,那么,吃飯的同時吃蝦,或是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豈不是更應該讓人們擔憂食物相克而中毒?事實上,米飯與蝦或與青菜同吃,在中國人的飯桌上司空見慣,在人們的生活經驗中卻從未見對人體有危害。維生素C有悠久的使用歷史,在維生素C的藥物說明并未見有與其他食物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禁忌說明。維生素C一般治療劑量每天不超過600毫克,這個用量很難充當復原劑的角色,而成年人的日常膳食中攝入的維生素C也很少超過100毫克,比治療量低得多。
因此,蝦中低量的有機砷即便遇上治療量的維生素C也不足為慮,不足以構成對人體的危害。專家表示,人們不要濫用維C。過量服用可引起腹瀉、頭痛、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