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4日訊 針對國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制定公布的《特殊食品考證評價技術機構工作標準》(簡稱《標準》),今日,國度食藥監總局發布該《標準》的解讀公告。對《標準》制定的背景、內容及管理停止了闡明。
有關問題解讀如下:
一、為什么要制定《標準》?
考證評價工作是保證特殊食品平安、促進產業開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考證評價技術機構是重要技術支撐。為標準技術機構工作,依據《食品平安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則,國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中檢院、局部考證評價機構、行業協會、中國法學會食品平安法治研究中心和有關產品檢驗、平安與功用考證、臨床試驗、法學等方面的專家起草制定了《標準》。
經過《標準》制定施行,應用特殊食品考證評價技術機構備案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備案信息系統)對技術機構停止備案管理并強化工作標準,有利于處理企業與技術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企業找機構、機構找企業“兩頭難”的問題,有利于構成包括考證評價在內的產品注冊全過程電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防備廉政風險,有利于企業經過網絡辦理產品注冊,減輕人員往復、提供紙質資料等擔負,有利于考證評價工作向社會公開,便當社會監督。
二、制定《標準》是出于什么樣的背景和工作需求?
一是考證評價工作需求不時增加,技術機構管理亟待變革。2016年國內保健食品消費企業2500多家,嬰幼兒配方乳粉國內消費企業108家、進口消費企業77家。隨著特殊食品注冊備案工作深入開展和產品申請數量不時增多,考證評價工作需求數量不時增加,質量要求不時增強。囿于各種原因,僅有少數機構實際參與考證評價工作,比如保健食品平安與功用考證技術機構不到60家。
二是充分應用社會資源,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據統計,截止2016年底,全國共有食品檢驗機構3365家;共有三級甲等醫院1308家,32個國度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共有120多家大專院校開設保健食品平安與功用考證相關的專業,擁有一批理論基礎深厚、專業知識豐富的師資隊伍。包括特殊食品在內的食品檢驗機構已經施行社會化管理,只要具備相應資質,都可以從事資質能力范圍內的食品檢驗工作。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機構管理將借鑒藥品、醫療器械管理采取備案方式。特殊食品考證評價工作,經過“機構自主備案、企業自主選擇、政府依法監管”的方式,把入口打開,調動社會機構參與考證評價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優勢。技術機構的選擇不再依靠“政府指定”,而是更多依靠“市場口碑”。
三、《標準》是按照什么樣的思路來設計管理的?
在學習借鑒藥品、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施行備案管理的基礎上,為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優勢,滿足企業對考證評價工作的需求,并進一步貫徹落實“放管服”理念,我們在制定《標準》的過程中研究提出“備案為方法,系統為平臺,監管服務并重”的工作思路。備案是指技術機構將其法定資質、工作條件等信息告知管理部門和企業,信息系統作為落實備案的載體。監管層面,我們設計了1+n的工作管理制度,1是指整個考證評價機構應統一遵循的基本工作標準,n是指每個產品開展檢驗、考證、試驗所應遵循的技術標準,大致分為檢驗方法標準、平安與功用考證方法、臨床試驗技術標準等三類。
四、《標準》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標準》共二十條。主要內容如下:一是制定依據、適用范圍和管理主體;二是備案內容、備案信息管理;三是工作要求。從管理原則、管理體系、人員要求、設施設備、檔案管理、申訴投訴處理、風險信息報告、公示公開、履行保密義務等九個方面對技術機構提出要求;四是監督管理。從信息公布、現場核查、舉報調查三個方面對技術機構明確管理;五是對《標準》涉及的特殊食品、產品檢驗、平安與功用考證、臨床試驗、產品檢驗機構資質、功用考證機構條件和臨床試驗機構資質的含義停止闡明。
五、什么是特殊食品考證評價工作?
特殊食品考證評價工作,是指特殊食品注冊或備案有關的產品檢驗、平安與功用考證和臨床試驗等工作。
產品檢驗,包括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或標志性成分檢測、穩定性試驗、衛生學試驗,必要時停止菌種鑒定、違禁藥物成分檢測等,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全項檢驗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品全項檢驗。
平安與功用考證,包括保健食品平安性毒理學試驗、菌種毒力試驗等和功用學動物試驗、功用學人體試食試驗等。
臨床試驗,指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
六、哪些機構可以開展特殊食品考證評價工作?
凡具備相應法定資質或條件的技術機構開展考證評價工作可經過備案信息系統停止備案,其中機構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和考證評價工作項目等備案基本信息向社會公開,以利于企業自主選擇。消費企業內部的檢驗檢測機構不得對外開展特殊食品考證評價工作。
產品檢驗機構資質,是指承擔產品檢驗的機構應取得合法有效的國度認證認可的食品檢驗機構資質,檢驗能力范圍涵蓋申請的特殊食品檢驗項目。
功用考證機構條件,是指承擔功用考證的機構應具有承擔功用考證試驗或藥品臨床試驗工作的經歷。
臨床試驗機構資質,是指承擔臨床試驗的機構應當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資格,具備藥物臨床試驗條件,內設營養科室或與營養相關的專業科室。
七、技術機構開展特殊食品考證評價工作應當遵循什么?
技術機構開展考證評價工作應當按照《標準》要求,從管理原則、管理體系、人員要求、設施設備、檔案管理、申訴投訴處理、風險信息報告、公示公開、履行保密義務等九個方面嚴格日常工作管理。在開展具體產品考證評價工作中,要嚴格執行特殊食品檢驗方法標準、平安與功用考證方法、臨床試驗技術標準等具體技術標準要求。比如,開展保健食品平安與功用考證就要嚴格遵守《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標準》(2003版)的具體規則。
八、技術機構怎么樣停止備案?
凡具備考證評價工作法定資質或條件的技術機構,自2017年11月1日起可登錄總局政府網站“網上辦事”專欄中“特殊食品考證評價技術機構備案信息系統”停止備案。技術機構在備案信息系統內填滿所有選項后,系統自動備案經過,賦予備案號。技術機構對本機構備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承擔法律責任。技術機構不應當將經過備案當做商業宣傳。
九、備案信息系統有什么作用?
國度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建立備案信息系統,用于收集技術機構信息,為技術機構和企業搭建信息溝通平臺。凡具備考證評價工作法定資質或條件的技術機構可停止備案。技術機構可以經過備案信息平臺向監管部門和企業展示其從事考證評價工作的資質和能力。備案機構相關備案信息將在國度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向社會公布。企業可經過備案信息系統查詢機構信息,既往考證評價工作等概況,自主選擇技術機構委托開展考證評價工作。備案信息系統將與保健食品注冊和備案信息系統對接,便當企業和技術機構提交檢驗、平安與功用考證、臨床試驗等各類注冊和申請電子報告,便當查詢,實現信息可追溯。
十、技術機構需求備案哪些內容?
技術機構需求備案如下信息:
(一)名稱、性質、級別、地址、聯系方式、規模概況和法人資質證明文件; (二)已經具備的考證評價工作相關法定資質或條件;(三)依資質或條件可以開展的考證評價工作項目;(四)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運行情況;(五)考證評價工作團隊概況;(六)主要儀器設備、設施清單和環境條件闡明;(七)既往開展考證評價工作情況;(八)近三年無違法違規行為和無重大業務事故闡明;(九)防備和處理考證評價工作中突發事件和嚴重不良事件的應急處置情況;(十)其他需求闡明的情況。
技術機構對備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承擔法律責任。
十一、備案信息如何管理?
技術機構應當依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及時在備案信息系統中更新信息。已備案技術機構不具備開展考證評價工作條件和能力,或不再繼續從事考證評價工作的,應當在備案信息系統中自行取消備案信息。
國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現已備案技術機構不具備開展考證評價工作條件和能力的,應當在備案信息系統中刪除該備案信息。
十二、《標準》與原有技術標準的關系是什么?
技術機構開展考證評價工作,要同時遵循《標準》和技術標準。前者側重管理標準,后者側重實際操作。《標準》主要是從管理原則和管理體系等九個方面對技術機構日常工作管理提出基本要求。技術標準是技術機構對每一個特殊食品開展考證評價工作所遵循的具體要求。目前保健食品聲稱功用評價方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標準等技術標準正在有序制訂,將陸續印發。
十三、技術機構能不能將考證評價工作轉委托給其他技術機構?
受委托開展考證評價工作的,技術機構應當與委托方簽訂委托合同,不得將承擔的考證評價工作委托其他技術機構開展。
十四、依據《標準》,國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怎么管理技術機構?
一是對數據真實性停止核查。技術機構對對考證評價結論的真實性、可靠性負責。國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隨機對技術機構開展的考證評價工作停止核查,發現已備案技術機構不具備開展考證評價工作條件和能力的,在備案信息系統中刪除該備案信息。二是對工作管理情況停止抽查。總局可以組織或委托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隨機對技術機構開展考證評價工作停止現場核查。三是發現問題依法處置。總局對技術機構檢查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停止查處,依照《食品平安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停止處理,涉及相關部門的,將停止通報。同時要及時組織查處考證評價工作相關的投訴舉報。四是信息將向社會公開。總局在政府網站將已備案的技術機構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方式和考證評價工作項目等基本信息向社會公布。技術機構的檢查結果將向社會公布。五是倡導各負其責,共治共享。技術機構在具備相應的法定資質或條件的前提下,可申請備案,對本機構備案信息真實準確負責,經過后從事特殊食品考證評價工作,對考證評價結論的真實性、可靠性負責。企業可經過備案信息系統查詢技術機構詳細備案信息,自行選擇委托開展考證評價工作。總局將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做好信息公開、現場核查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