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火鍋”冬日走紅
專家:操作、食品平安是問題
“一杯冷水煮出四川火鍋!”當前,一種名為“自熱火鍋”的便當食品在朋友圈悄然走紅。一時間,諸如海底撈、德莊、小龍坎等火鍋品牌紛繁搶灘,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廠商也跟風入場。但作為行業新品,自熱火鍋固然銷量走俏,但真的平安嗎?記者對此停止了一番走訪調查。食品專家提示,自熱火鍋存在不小的平安隱患,消費者需慎重購置。
自熱火鍋冬日走紅
“在家不開戰也能煮火鍋!”記者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發現,不少人曬出“自熱火鍋”的照片,購置渠道大多為電商平臺。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看到一款售價為39.9元的海底撈自熱火鍋月銷量超越12萬筆,其他七八個排名靠前的品牌月銷量也普遍在5萬以上。
不過,相比于線上的火爆,自熱火鍋在線下商超渠道顯得略為冷落。記者走訪了華聯、沃爾瑪、家樂福、歐尚等超市,發現大多超市暫時沒有上貨,歐尚超市則僅上貨了海底撈一款品牌的自熱火鍋。“這種產品屬于新品,我們暫未接到進貨通知,你提到的很多品牌我們也不肯定能否進入采購渠道。”家樂福海淀黃莊店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自熱火鍋其實是自熱米飯、自熱面條的晉級版和衍生版。從產業角度,我們并不看好這樣一種方式。由于火鍋自身是一種強社交屬性的食品,但自熱火鍋在這方面比擬欠缺,更多是一種補充型產品。”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
食材質量需求留心
自熱火鍋作為一新興的食品品種,目前在業內的稱謂并不統一。以“自熱火鍋”作為關鍵詞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可以發現,目前市場上存在“自煮火鍋”、“便當火鍋”、“懶人火鍋”、“隨身火鍋”、“微火鍋”等多種稱謂,從側面折射出該產品處于導入期時亟待規范的亂象。
事實上,記者調查發現,由于目前行業尚缺乏統一的規范和較高的門檻,自熱火鍋存在不同品牌乃至大品牌、小品牌共用一家代工廠的現象。如知名火鍋品牌大龍燚的自熱火鍋與筷時尚的生產商均為四川江中源食品有限公司,火郎和辣得億這兩個自熱火鍋品牌也選擇共用重慶盾皇食品有限公司做代工。
這種共用代工廠,再分開組裝品牌的方式也讓不少消費者擔心代工企業的資質問題和食品平安問題。“打開蔬菜包發現黃瓜、藕片滑滑的有點臭,看上去像是腌過一樣。”一位網友在某自熱火鍋品牌下留言表示,自熱火鍋的味道一般,“同樣的價格,我還是會選擇7-11的盒裝冒菜,起碼比擬新鮮衛生。”
沸騰高溫是否平安?
“第一次用自熱火鍋就被嚇到了,發熱極其迅速,沸騰時盒子都在膨脹,好擔心會炸。”市民王女士表示,加熱包加入涼水后不到十分鐘就將上層餐盒內的食材和水燒得沸騰,盒子明顯鼓起,并能看到高溫蒸汽涌出,“這種自熱火鍋真的平安嗎?” 不少網友則留言反映冬日使用自熱火鍋確實存在盒子變形甚至爆開的情況,對此,某品牌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加熱包在冬天膨脹會受一定影響。
業內人士則表示,自熱火鍋所用到的食品專用發熱包并不新鮮,在自熱米飯、自熱面條等食品中早有運用,成分主要以生石灰為主,“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檢查出氣孔是否堵塞,不然很容易爆炸。另外加熱包使用完后也不要隨意丟棄,里面的成分很容易污染水源,小孩接觸也有一定的平安隱患。”
朱丹蓬表示,從食品平安角度來說,自熱火鍋確實存在很多隱患和欠缺,“自熱火鍋存在的操作平安問題和食品平安問題如肉類食材的品控等,一時半會兒很難徹底解決,是這類產品的硬傷。”
實習記者 袁璐
(責任編輯:殷俊紅)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