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現,在美國,每年至少有900萬人感染食源性疾病。美國公共衛生研討室聯合會主席斯科特·貝克爾表示,氣溫高及食物處置不到位是招致食物中毒的關鍵因素。對此,“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最新刊出“最容易帶菌的6類食物”。
1.蛋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報告稱,美國每年由于吃雞蛋而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超越14萬人,死亡約30人。貝克爾表示,雞蛋處置不當,易發作病菌感染。
【倡議】不要生吃雞蛋,應徹底煮熟再吃。接觸了生雞蛋后,應該用溫肥皂水認真洗手,并將雞蛋接觸過的臺面徹底消毒。
2.蔬菜類。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現,綠葉蔬菜是食源性疾病的頭號源頭。食源性疾病研討專家瓦妮莎·考夫曼表示,蔬菜生長于土壤中,容易遭到環境污染、動物糞便及其他污染源的污染,是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其他病菌感染的主要源頭。
【倡議】考夫曼倡議,徹底清洗蔬菜,最好煮熟后食用。另外,蔬菜與肉食一定要分開貯存,操作時應運用不同的砧板。
3.水果類。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勸誡,吃甜瓜、哈密瓜等水果都應警覺感染病菌,這些病菌多來自于種植地,在運輸過程中還可能交叉感染。
【倡議】考夫曼指出,為防止病原體污染果肉,即便是橙子之類的帶皮水果,切開之前也應該認真清洗。超市中曾經清洗過的水果,吃前也最好再洗一次。
4.魚類。考夫曼表示,魚和海鮮最容易遭到水中弧菌的污染,尤其是在夏季,水溫升高,弧菌更容易生長繁衍。
【倡議】魚和海鮮的烹調溫度至少應到達62.7℃。
5.肉類。肉類營養豐厚,在宰殺和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遭到細菌的污染。美國農業部數據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寄生蟲是造成肉類和家禽污染的重要因素。
【倡議】貝克爾表示,肉類烹調前冷藏溫度應在4.4℃以下。切完生肉,應用溫肥皂水洗手和砧板表面至少20秒。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署倡議,整塊的肉應該在62.7℃的條件下烹調3分鐘以上。家禽和剩飯剩菜吃之前都應經73.8℃高溫烹煮。
6.堅果類。堅果和種子在采摘和運輸過程中容易遭到沙門氏菌的污染。
【倡議】貝克爾倡議,葵花籽等堅果類食物最好不要生吃。
【相關閱讀】
這樣吃雞蛋你越吃越胖:吃未熟的蛋
蛋黃剛熟 營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