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送菜
推薦 藥膳食療: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17-05-22 發布者:首宏蔬菜配送中心 所屬類別:健康飲食
![藥膳食療:黃芪的成效與作用及食用辦法](http://m.ynbailing.cn/article/images/2017/05/201705161107133089448.png)
藥膳食療:黃芪的成效與作用及食用辦法
都市白領,常年在室內辦公,久坐少動,多數人常被心情慌張焦慮、睡眠質量降落、疲倦乏力、食欲減退、易出汗、易感冒等亞安康狀態所攪擾。這在中醫看來,就是典型的“氣虛”表現。面對這些攪擾,有必要來認識一下黃芪這味藥材,并經過它調理身體。
黃芪,又稱綿黃芪、北芪,在民間應用普遍,既可入藥,也可用它來煲湯或泡茶。民間有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安康”的說法。在中醫看來,黃芪作用強大且共同,與人參同為補氣良藥。
黃芪,產地主要散布于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北方省份。中醫學以為,黃芪味甘、性溫,歸肺經、脾經。《醫學啟源》記載黃芪:“治虛勞自汗,補肺氣,實皮毛,瀉肺中火。”
黃芪經過不同的炮制辦法,又分為生黃芪和蜜炙黃芪,功用各有偏重。生黃芪益氣固表、利水消腫,適用于素常體質虛弱、容易感冒之人,也適用于白晝非活動狀態下的多汗、活動過后汗出如雨等汗證。中醫以為“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黃芪憑其較強的益氣功用,可推進血的運轉,所以還可用于氣滯血淤或氣虛血淤型的麻木痛病癥。氣血充足有利于斂瘡生肌,所以也常用于外科的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而蜜炙黃芪更重在補中益氣,對調理內傷勞倦、泄瀉、氣虛、血虛具有顯著效能。
現代藥理實驗標明,黃芪含苷類、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補脾肺氣、益氣固表的成效,能進步人體免疫功用,加強脾的運化以及人體代謝力,加強體質,預防感冒。研究發現,黃芪還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可用于改善血液循環系統的病變及發揮其擴張血管的作用,以促進血液流動,改善局部皮膚的營養狀況。由于其含有多種糖分,能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黃芪具有很好的補氣以及防病保健作用,氣虛的人群可運用黃芪制作養生藥膳,如黃芪茶、黃芪川芎粥、黃芪紅棗花生粥、參芪大棗粥、芪苓鯉魚湯等等,調理身體。www.foodwang.com
★黃芪紅棗湯(1人分量)
材料:黃芪15克,紅棗20克。
制法:將以上兩物加水適量,煮沸后改文火煮1小時左右,可分兩三次飲用。
中醫師點評:黃芪性溫,具補脾肺氣的功用;紅棗益氣養血,能健脾胃,兩藥相合,對氣血兩虛之人大有好處,能緩解疲倦倦怠、怕冷等病癥,亦能益氣固表止汗,治衛表不固、自汗常出、容易感冒。
要提醒的是,由于黃芪性溫熱,所以濕熱、實熱及陰虛之人不可自行服用,應在中醫師指導下合理配伍服用,使藥能對癥,量亦不可過大或使用時間過長。
選材要點:黃芪外皮發白、內心發黃,以根條粗長、質堅而韌、粉性足者為佳。由于黃芪易被蟲蛀,購買時要看看橫斷切面有沒有洞,有黑洞的不太好。也可聞一聞,黃芪一般有一股豆腥氣。條件允許的不妨放到嘴里嚼一嚼,有微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