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茶開啟“品茗中國”微視頻方案
用互聯網思想做煎餅、用互聯網思想賣房子、以至用互聯網思想改造一座青樓……似乎一夜之間,互聯網思想登堂入室,大有改動商業社會格局之勢,而有關互聯網思想的種種嘗試與解讀甚囂塵上,令傳統商業社會的各個范疇,都有了“摩拳擦掌”的等待。
近日,離互聯網最遠、最傳統的茶行業,啟動2014“品茗中國”微視頻方案,向社會公開招募“品茗發燒友”,用鏡頭記載“微視頻”,向茶葉消費者真實復原茶葉源產地風土人情、茶葉“養成記”、讓沖泡的每一種茶葉,都能追溯到其制造流程。
這是古色古香的茶行業,初次以互聯網思想停止茶文化傳播。在過去漫長的歷史之間,茶文化經過口口相傳、以身作則等傳統方式小范圍傳播,鮮少留下視頻影像材料。“微視頻”方案發起者、中國茶行業第一垂直電商—買買茶,正在嘗試用互聯網思想改動茶行業。
視頻故事消弭“消費隔閡”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品茗中國”第一站來到杭州龍塢,近距離接觸西湖龍井。西湖龍井位列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歷史,明代列為上品,清順治列為貢品。
正宗的西湖龍井深受品茗人追捧,但是市面充滿著大量“李鬼”,讓消費者選擇顧忌,不敢隨便出手。“哪怕是經常喝龍井的杭州人,能正確分辨是不是正宗
西湖龍井的也不多。”當地茶農舉了一個例子:許多人第一次來茶村買茶,都會選擇顏色濃綠、芽尖劃一的茶葉,以為這樣的才是正宗的西湖龍井。“其實,真正手工炒制的明前茶,色澤是黃綠色的,葉片也不是那么劃一。像這些知識,你不親自來看,來嘗,很難了解。”
“品茗中國”用視頻故事,讓茶農、茶企、茶村、茶藝直面消費者。如果說央視記載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讓茶文化熱了起來。那么“品茗中國”微視頻方案,將以消費者親近源產地體驗的方式,將茶文化翻炒得更加接地氣。
杭州站活動為期4天。微視頻制造團隊將參觀中國茶葉博物館、龍塢西湖龍井茶園,觀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表演、西湖龍井炒制工藝10大手法,看國家高級品茶師、國家高級審評師鑒定茶葉,介紹龍井茶品質。并將親自體驗采茶、炒制茶葉,走進西湖景區,了解杭州人茶生活。
“互聯網時代,不應該存在消費隔閡。”買買茶CEO馬玉峰對記者說,互聯網最大的優勢是讓信息透明、減少信息過濾與遺漏。“品茗發燒友”真實體驗并記載下的“源產地故事”,將呈現一個更加鮮活、有生命力的名產地名茶,從而消弭消費者心中的選擇顧忌及消費隔閡。這對于整個行業的消費現狀,或將產生深遠影響。
同步銷售一切內容皆廣告
線下“微視頻”走訪茶葉源產地,線上“明前春茶搶鮮采”。記者了解到,配合杭州站微視頻方案,買買茶在其官方網站同步推出龍井搶鮮采活動。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線從茶農手中搶購第一批采摘的明前龍井茶。
“源產地、品牌茶、產地價”,買買茶經過壓縮中間渠道,改動茶產業原有成本結構,令茶行業步入新的營銷時代。而線下“微視頻”采集的茶葉故事,將作用于線上采購,形成營銷循環。
這讓人聯想到2012起竄紅的生鮮電商—本來生活網。“買手”親臨產地,采寫每一種食物的故事,讓食物承載當地風土人情,真實安全可靠。由此,“捧紅”了儲橙、柳桃、潘蘋果,也讓“四大美莓”、三峽肥魚等“源產地”食物熱賣且深入人心。
“一切產業皆是媒體,一切內容都是廣告。”羅振宇這樣解讀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傳播。買買茶讓“品茗發燒友”體驗茶產業,目之所及皆為廣告。這對整個茶行業來說,是一次互聯網思想的觸底。
據了解,品茗中國歷時7個月,將遍訪全國各個名茶產地,用微視頻、紀錄片、微電影等多種形式真實記載各知名茶產地的種茶、采茶、炒茶等一系列工藝,全方位展現各地名茶從茶園到茶桌一整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品茗發燒友”將置身知名茶產地茶園,與茶農一起親身體驗種茶、采茶、炒茶等各種環節的樂趣,并將深入了解當地茶文化、茶歷史,成為“源產地”茶葉的口碑傳播“種子”。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