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蔬菜糧油配送 推薦 關注寶寶的缺鐵和貧血問題 亨氏發起“小鐵人公益計劃”
2022-02-21“缺鐵”是寶寶生長過程中最普遍的營養缺乏問題之一,但它卻常常因前期病癥不明顯而遭無視,一旦被發現常常曾經是中期。2015年7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疾控中心發布研討報告指出,改善兒童膳食質量,尤其是多吃富含鐵的食物(豬肝、動物血、牛肉、強化鐵的面條、米粉等)和蔬菜水果,可增加鐵的攝入量、促進鐵元素的吸收,關于預防嬰幼兒缺鐵及改善嬰幼兒貧血有一定協助。
日前,嬰幼兒營養食品全方案專家亨氏品牌發起為期一個月的“小鐵人公益方案”,呼吁年輕父母關注嬰幼兒缺鐵問題,提高預防嬰幼兒缺鐵及貧血相關學問。并將在北京、南京、廣州展開講座,約請著名兒童保健專家現場解說預防嬰幼兒缺鐵和貧血、科學喂養及添加輔食等家長十分關心的話題。
亨氏品牌呼吁年輕父母關注嬰幼兒缺鐵問題
據理解,寶寶日常營養中最常見的缺失元素包括鈣、鋅、維生素、鐵,而該四大元素缺乏的病癥中,鈣、鋅和維生素缺失的嚴重性已廣為人知,而鐵缺失的重要性認知卻遠遠低于前三者。缺鐵的初期病癥是最容易被疏忽的。2004年12月《中華兒科雜志》第42卷第12期《中國7個月~7歲兒童鐵缺乏癥流行病學的調查研討》顯現,鐵缺乏癥是普及全球的營養缺乏性疾病,兒童尤為突出。若不能從膳食或膳食外得到足夠的鐵,將發作營養性鐵減少,以至招致缺鐵性貧血。
形成寶寶缺鐵的緣由很多。早產、多胎、胎兒失血、孕母嚴重缺鐵等,都可能形成寶寶缺鐵。另外,嬰兒從出生到1周歲階段,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體重從3公斤增長到9公斤,其中血容量增長很快,如果沒有供應充足的造血原料,也會發作貧血。
缺鐵不僅影響嬰幼兒認知、學習能力和行為、智商的發育,并且寶寶缺鐵可持續到兒童期,對學習及成年后就業都有著重大和不可逆的永久傷害。預防缺鐵對寶寶的健康生長至關重要,亨氏品牌將通過“小鐵人公益方案”就該問題進行社會科學提高,呼吁年輕父母關注嬰幼兒缺鐵問題并教授嬰幼兒預防缺鐵相關學問。
家長該如何做,才能讓寶寶遠離缺鐵問題呢?2015年,“中國疾控中心”與“河北疾控中心”在河北武強針對該課題展開調查研討。選取150名6~11月齡兒童,干預期為6個月。干預組給予亨氏品牌提供的嬰幼兒輔食營養餐,對照組食用家庭常規輔食。觀察輔食營養套餐和常規輔食組兒童生長發育、貧血和語言行為能力等方面的差異。結果表明: 6個月的輔食干預,使嬰幼兒貧血患病率下降了61.2%,而對照組貧血患病率只下降了21.6%。早期科學的的輔食干預能明顯降低嬰幼兒的貧血患病率。
(亨氏品牌代表對干預組兒童家庭進行面談與指導)
該報告指出,改善兒童膳食質量,尤其是多吃富含鐵的食物(豬肝、動物血、牛肉、強化鐵的面條、米粉等)和蔬菜水果,可增加鐵攝入量,促進鐵吸收,是長期預防因缺鐵引起貧血的有效措施。
此外,給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及時、科學,遵循正確的喂養方法及嬰幼兒專家建議的添加量。我國著名兒童保健專家戴耀華教授表示,寶寶通過成品輔食攝入營養元素接受度更高,富含鐵和維生素的輔食套餐,如強化鐵鋅鈣的米粉、面條、肉泥、菜泥、果泥等,不僅美味,營養搭配也更均衡,再配合科學的喂養方法,更能有效預防嬰幼兒缺鐵及改善貧血問題。
什么是成品輔食呢?據介紹,成品輔食是指經過專業配方、加工的輔食,根據嬰幼兒需求強化了部分營養素含量,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使用方便,且更適合寶寶口味。而家庭自制的糊狀食品,常常會因制作不當或搭配不合理而達不到嬰幼兒的營養要求。
亨氏“小鐵人公益方案”,協助特殊寶寶預防缺鐵、遠離貧血
亨氏作為中國嬰幼兒食品市場上歷史最悠久、品類最全的外資品牌,尤其關注與寶寶健康營養相關的公益事業。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亨氏品牌于今年發起了“嬰愛同行”公益項目,旨在向中國境內因貧困或其他緣由,易招致發作營養不良等問題的0-3歲嬰幼兒或家庭無償捐助亨氏嬰幼兒營養食品,科普嬰幼兒喂養學問。
今年6月,“嬰愛同行”已通過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向中國境內8家符合資質的社會福利及公益機構約1,300名特殊寶寶捐贈了半年使用量的6,000箱亨氏嬰幼兒營養食品,該項目實施了精細化公益管理。亨氏根據福利機構申報的受助寶寶年齡和身體發育情況精確匹配捐贈產品,并通過現場或電話教學,派發產品使用指引,科普輔食添加學問,落實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回訪受助福利機構,跟進受益狀況。
作為亨氏“嬰愛同行”公益項目系列活動之一的“小鐵人公益方案”也將在12月聯合4大電商平臺(包括京東、天貓、蘇寧易購、1號店)、母嬰用品零售商樂友孕嬰童、咿呀母嬰及多家母嬰媒體發起公益眾籌活動。在活動期間內,亨氏將根據眾籌參與結果,捐出相應數量“小鐵人營養套餐”,協助更多小朋友預防缺鐵,遠離貧血。
(亨氏“嬰愛同行”志愿者為中山困難家庭早產三胞胎捐助3年嬰幼兒營養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