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出口食品安全動態監測系統應用實例 各機構的監管范圍及權限
2021-10-07進出口食品安全動態監測系統應用實例
局得到應用。通過該系統
食品安全動態監測系統已在上海出人境檢驗檢疫
逐步過就到科學地分年級管理的檢驗模式,實現了進出口食品監測的動態管現。該系統可以提供充分及時的食品檢驗出濫情信息,完善監管依據,優化監洲方法,使食品檢驗監管更加科學化。
進出口食品動態管理系統實現的是在食品檢驗監管工作中將動態監測方法轉化成便于操作的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因此需要個能實現日常 工作流程操作的信息管理系統平臺來支撐。由該信息管理平臺實現進出口食品檢驗監管的日常工作流程管理。上海出人境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監管的主要業務流程為:預檢、從檢驗檢疫綜合業務管理系統CIQ2000 (以下簡稱C1Q2000)接單、是否抽檢的判定、分單、現場查驗、樣品登記、實驗結果評定、給出檢驗結果。在所開發的進出口食品動態管理系統中,需要完成上述業務流程的基本操作。
(1)預檢。根據輸人的電子報檢號/正式報檢號,系統從CIQ2000中讀取相應的報檢數據、貨物數據、進出口商數據,保存到動態系統的數據庫中,并在界面顯示該報檢號下的報檢數據和貨物數據;動態系統根據C1Q2000讀取的數據顯示直驗地點,并根據貨物的HS編碼及名稱自動分類。操作員可以修改系統自動給出的查驗地點和食品類別。確定后,完成該流程,可進人下一流程。在還沒有正式報檢時,C1Q2000 的表L goods. dee中的decl no為電子報檢號,而deel. get no為空,當正式報檢后,CIQ2000 的表goods. decl 中的decl .no為正式報檢號,decl. get. .no為電子報檢號。
(2)從CIQ接單。根據所輸人的電子報檢號/正式報檢號,從CIQ2000中讀取正式報檢數據,并刷新從預檢流程下載下來的報檢數據和貨物數據。在該流程中,要考慮到電子報檢號、正式報檢號的多種關系,正常情況下,報檢單位在正式報檢時會產生正式報檢號,但有些報檢單位在企業輸人端得到的電子正式報檢后,系統無法正判定是否已正式報dee: 1中的電子報檢號也可以為空。所以, Jood deel 中的deL_檢過。在CIQ接單流程中,系統一且檢查出cIQ中的'
get m為空,就需要提醒操作員是否正式報檢過。檢號/正式報檢號,自動判定(3)是否抽檢的判定。根據所輸人的電子報檢導人因此在服務器的SyService_
Server exc程序成批完成是否抽檢的判定。是否抽檢。由于判定的復雜性,計算量較大,子報檢號/正式報檢號后馬上會顯示判定結果,這樣,在客戶端應用中,在輸人電操作員只需要確認即可,從而
大大加快處理流程。
分給對應檢驗員,由他負責檢驗(現場查驗、樣品登記、分單。 選擇/輸人要分單的報檢號, 并選擇檢驗員,確認后將該單子檢驗評定)。
(5)現場施檢。輸人現場直驗的報檢號,系統顯示對應的報檢數據、貨物數據以及是否抽檢的標識。檢驗員根據現場直驗情況如實填寫界面中的現場直驗記錄表,如果不抽樣,需要給出是否合格的判定。如果抽樣,不能選擇合格,但能選擇不合格。對于不合格,必須填寫處理方式,以及重大事項報告,并根據不合格情形,填寫預警信息表。確認后,系統根據是否抽樣進人下一流程,即如果不抽樣,則下一流程為歸檔;如果抽樣,則下一流程為樣品登記。
(6)樣品登記。輸人需登記樣品的報檢號,選中需登記的樣品,填寫樣品數、檢測項目、計費情況,確定登記完一個樣品后, 動態監測系統將該樣品信息送到實驗室資源管理系統LRP2000 (以下簡稱LRP2000)提供的對外接口表Llab mng, L_lab item,由LRP2000系統自動將樣品數據讀人對應的數據庫中。樣品號根據報檢號、貨物序號以及樣品序號產生,樣品號中報檢號、貨物序號對應的數據不能修改,只能修改樣品序號。樣品名稱可以修改。
(7檢測結果判斷。當實驗室完成某-報檢號的所有檢測任務后,LR20系統將檢測站果放在對外接口表l m Ll lion動態系統的
填馬預警信息。確認后對應報檢號進入下一流程統設到檢測結果后,將檢測結果顯示在檢測結果評定界面,服務器系統服務程序定時自動到RP200的對外接口表合格如果不合格,必須填寫處理方式和重大事項報告,一歸檔。中讀取檢測結果。系并根據不合格情形,由檢驗員判定是否品科的業務已完成。一經歸格, 所有數據情定,(8)歸檔。檢驗檢疫完成后,數據歸檔,表明所處理的單子在進出口食不能再作修改。不合格產品,報告。
各機構的監管范圍及權限
1.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監管范圍:①各州際貿易中出售的國內生產及進口食品,包括帶殼的蛋類食品,但不包括肉類和家禽:②瓶裝水;③酒精含量低于7%的葡萄酒伙料。食品安全權限:執行與國內生產及進口食品(肉類和家禽除外)有關的食品安全法律,具體方式如下:①檢查食品生產企業和食品倉庫,并且采集和分析樣品,以確定是否有物理、化學或細菌污染。②在市場銷售之前檢查食品添加劑和色素的安全性。③檢查動物藥物,對接受藥物的動物的安全性,以及對食用這類動物食品的人類的安全性進行檢在。④監管食用類動物所用飼料的安全性。⑤制定指導性規程、法規、準則和法律解釋,協助各州共同執行,以便監管牛奶、貝殼類海鮮和食品零售業,如飯店和雜貨店。指導性食品規程就是一個具體例子。該規程向零售商、護理所和其他機構提供參考資訊,指導如何烹調食品以防食品傳染疾病。⑥制定切實有效的食品生產方式和其他生產標準,如工廠衛生包裝要求以及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計劃等,⑦與政府合作確保某些進口食品的安全性。⑧要水生產商回收某些不安全的食品,井監管回收計劃的執行。⑨采取適當的實施行動。0進行食品安全研究。D使食品廠商和消費者了解食品安全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