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氣不及時去除對人體的安康是有很大的要挾的,惹起體內濕氣的要素有很多,常見的是外界要素的影響,如濕潤的空氣、濕潤的環境等等,還有些是由于不良的飲食習慣,如經常吃冷飲等等,這些都會招致體內濕氣重。祛濕的辦法有很多,那么哪些中成藥有祛濕作用的?接下來將針對這方面的內容停止細致引見。
中醫以為,濕邪是最為常見,也是最難治療。招致體內濕氣的構成可分外因和內因,外因是空氣中的濕度大而致,內因則是脾胃不健,運化祛濕能力差而招致濕氣內滯。飲食不當,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也會招致濕癥。濕癥還常常與其它要素分離而呈現、寒濕、暑濕、風濕等病癥。
祛濕的中成藥有:
1。木香順氣丸
【成分】:木香、枳殼(制)、陳皮、香附(醋制)、檳榔、蒼術(炒)、砂仁、厚樸(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氣化濕,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惡心,噯氣納呆。
2。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黨參、白術(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病癥。
3。 健脾丸
健脾丸為著名的消食導滯藥,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依據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類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減而成的,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兒消化不良最為常用,此外,還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等。
【成分】黨參、白術(炒)、陳皮、枳實(炒)、山楂(炒)、麥芽(炒)。
【方 解】方中用黨參、白術補益脾胃以資運化;山楂、麥芽消食化滯;陳皮、枳實理氣和胃。諸藥合用,補脾益胃,理氣運滯,對于脾虛食積證極為適用。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4。參苓白術丸
【成分】人參、白術、茯苓、山藥、蓮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棗。【功能主治】補脾胃,益肺氣。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哪些中成藥有祛濕作用的?相信通過以上內容的引見,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以上引見的幾種中成藥藥性都是比較溫和的,由于正確服用可以起到比較好的祛濕效果,同時不會有太大的副作用。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