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的成效:
1、生薏米煮湯服食,利于去濕除風;用于健脾益胃、治脾虛泄瀉則須炒熟食用。
2、 薏米用作糧食吃,煮粥、做湯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湯,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濕。
3、 將鮮奶煮沸,參加薏仁粉適量,攪拌平均后食用。常食可堅持皮膚光澤細膩,消弭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
4、 薏仁較難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溫水浸泡2-3小時,讓它充沛吸收水分,在吸收了水分后再與其他米類一同煮就很容易熟了。
薏米的作用:
1、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成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2、用于頭發:它具有營養頭發、避免脫發,并使頭發潤滑柔軟的作用。
3、用于皮膚:使皮膚潤滑,減少皺紋,消弭色素斑點的成效。對面部粉刺及皮膚粗糙有明顯的療效,另外,它還對紫外線有吸收才能,其提煉物參加化妝品中還可到達防曬和防紫外線的效果。
4、此外,薏仁算是榖物的一種,以水煮軟或炒熟,比擬有利于腸胃的吸收,身體常覺疲倦沒力氣的人,能夠多吃。薏仁中含有豐厚的蛋白質合成酵素,能使皮膚角質軟化,對皮膚贅疣、粗糙不潤滑者,長期服用也有療效。
概述
說薏米是米中第一,一點也不為過。薏米具有豐厚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我國古籍對此多有記載。相傳,薏米原產我國和東南亞,公元754年我國即把它列為宮廷膳食 target=_blank>膳食之一。據《后漢書.馬援傳》記載,東漢大將軍馬援官至伏波將軍,因他在交趾作戰時,南方山林濕熱蒸郁、瘴氣橫行。他經常食用薏米,不但能輕身省欲,而且能打敗瘴瘧之氣,屢立戰功。
薏米,又稱薏仁、苡仁、苡米、薏仁米、薏苡米、藥玉米等。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薏米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礦物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淀粉、亮氨酸、精氨酸、賴氨酸、酪氨酸、脂肪酸、苡仁酯、苡仁油、谷甾醇、生物堿等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的含量遠遠高于大米。
祖醫學認為,薏米性涼,味甘淡,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清肺熱、止泄瀉等作用。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上說:“苡仁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祛濕。增食欲,治冷氣,煎服利水。苡仁根搗汁和酒服,治黃疸有效!
基本信息
薏米100克,含有蛋白質18.7克,脂肪5.4克,碳水化合物65克,鈣72毫克,磷242毫克,鐵1毫克,維生素B1 0.41毫克,維生素B2 0.10毫克,維生素C 2.3毫克,與其他谷類相比,其所含蛋白質相當于秈米、粳米、糯米的3倍;所含的脂肪相當面粉、莜麥面的2—3倍;所含鈣、磷、鐵也分別比大米糯米多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