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文化多元化,很多西方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盛行,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的感恩節便是其中之一。在很多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人眼中,感恩節的重要性僅次于圣誕節,好像中國的春節,人們不論多忙,都要和本人的家人聚會,一同享用一頓豐厚的節日晚餐。當你為感恩節盛筵烹飪著火雞,一定別遺忘餐桌上還有一樣必不可少的東西:啤酒。
啤酒——感恩節的圣物
啤酒從原料選擇到加工釀造,每一個環節都不含添加劑,純自然的口味、豐厚的營養、極低的卡路里讓啤酒成為人們生活飲食的必備品。在東歐和北歐,土豆被引入之前,當地人以啤酒作為主食的一部分,它在食品中的比重以至會超越面包。無論男女,富人和窮人,簡直所有人都喜歡啤酒。
《華盛頓郵報》1983年的一篇經典文章中曾報道: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耐英國國內宗教虐待的清教徒102人于美洲普利茅斯巖登陸,豐衣足食之際印第安人送來了生活必需品并教會他們狩獵和種植,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在歉收的時節,人們為感激印第安人的真誠協助,共同慶賀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感恩節。而事實上,“五月花”原定在北維吉尼亞登陸,之所以漂流至此,是由于天氣惡劣、航海技術較差、食物供應缺乏,依據很多歷史學家,和對這個巨大時辰的很多記載標明,當時真正供應缺乏的食物正是啤酒。
茫茫無邊的大海上,啤酒不只作為主食為人們提供能量和營養,更作為肉體養料均衡著生活中的單調。和家人朋友面朝大海來一杯啤酒,微醺帶來的超脫感又是多么美好。當時船上有這樣一篇日記:“我們現在不能花時間再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考慮了,我們儲藏的食物都用的差不多了,特別是我們的啤酒快喝光了”。想象一下:如果當時這些“儲備食物”并沒有短缺,五月花號可能會在哪里登陸?現在的歷史又將會是怎樣?這樣就會引出這樣的問題——沒有啤酒,我們還會慶賀感恩節嗎?
很顯然,在他們首次登陸后,除了尋找住處外,一些朝圣者還重新充實了他們的啤酒儲備,作為主食擔當的純自然食物,啤酒終于重回人們的懷抱。沒有啤酒,可能就沒有后來的故事,也可能就沒有感恩節。所以在感恩節之際,還有什么比喝啤酒更能體現傳統肉體的?
感恩節,啤酒和火雞更配
啤酒似乎本身就蘊含一種叫“快樂”的因子,無論是聚會還是日常,啤酒都是均衡生活的潤滑劑。感恩節和家人聚會的時辰,更是“無酒不成歡”。作為感恩節的“圣物”,來一杯啤酒小小的回味一番,是不是更有意義呢?
感恩節大餐中,啤酒可以很好的均衡烤肉口感,清爽的啤酒可以緩解油膩,酒花的香味還可讓你在節日有個好胃口。火雞略為肥膩,搭配卡路里僅為咖啡1/10的啤酒再合適不過。即便在平時,啤酒也是餐桌的絕妙搭配,啤酒酵母一方面能控制脂肪吸收,一方面能加速脂肪消耗。在這個合家歡聚的日子里,飽受選擇困難癥折磨的人再也無需猶豫,讓啤酒成為感恩節的快樂宣言!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啤酒默默無聞地扮演了太多角色,我們在享用啤酒帶來的激情的同時,也享用了它帶給我們的歷史意義。在這溫情的冬日里,舉起酒杯,為歷史干杯,為感恩干杯,為幸福干杯!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