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李星慧 黃芳芳 見習記者 李冰如
近日,廣州某食品公司采購部門梁師傅向信息時報記者報料稱,公司在粵西湛江、陽江等地選購了5個廠家的散裝土榨花生油原料,為平安起見送往廣東省質量監視食品檢驗站檢測,發現共有2份樣品黃曲霉素B1超標1.5倍。眼下春節臨近食用油正迎來消費高峰期,記者了解到,許多廣州市民熱衷到周邊鄉下采購土榨花生油,以為愈加平安放心。但食品專家指出,土榨花生油存在致癌物隱患,消費者應慎重購置。
業內報料
“新”榨花生油竟也會超標?
“幾乎有些不可思議,這些油在買的時分廠家都號稱是今年新花生榨的”,報料人梁師傅在談到送檢結果時向記者說道,“花生油中黃曲霉素產生的緣由是原料霉變,廣東地域由于氣候濕熱花生很容易霉變。而今年的新花生油相對來說應該要好很多,不只僅是由于從收獲到榨油中間間隔時間短,不需持久貯存,更重要的是今年9月至今不斷少有濕熱天氣,花生霉變的幾率相應也就少了很多,這也是我們今年方案大批購進的主要緣由。”關于這種矛盾現象,梁師傅也無法肯定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相關材料顯現,黃曲霉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約是砒霜的68倍,人在長期食用含黃曲霉素的食物后,黃曲霉素極易在肝臟部位構成積聚,由此損傷肝臟引發肝癌等疾病,而目前國度關于食用花生油黃曲霉素含量規則的規范是最高不得超越20微克/千克。
記者在肇慶一些鄉鎮看到,消費土榨花生油的家庭作坊里,裝油的桶沾滿了黑色的油垢。而花生堆積如山。
記者調查
廣州 部分散裝油毫無廠家信息
根據消費者提供的線索,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廣州多處糧油批發市場。在三元里新糧油蛋批發市場,記者發現至少有5家檔口出售散裝土榨花生油,有糧油店老板告訴記者,目前這一批發市場上的散裝油大多來自粵西、廣西、山東等地,價格最貴一般來自省內的湛江、茂名等粵西地域。記者在該店看到,裝著散裝花生油的瓶身貼著一則標簽,標注了消費日期、保質期、廠家等信息,但是老板則稱:“寫著是一年保質期,不過放久了還是會變酸的。”
也有些店的散裝花生油容器、外包裝上沒有見到應該標明的關鍵信息。雖然大部分散裝油商戶均稱新花生榨的油質量絕對有保證,但無法提供相關資質證明。當記者問及如果買的這種散裝花生油出了問題該找誰負責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糧油店店主表示,大多數人都會哪里買就找哪里。但散油由于缺乏必要的安檢或資質證明,一旦出了問題,很難說清楚是廠家出了問題還是經銷商出了問題。
粵西 多為簡陋家庭式榨油作坊
經過調查,記者發現粵西地域存在的散裝土榨花生油情況較為混亂,包括消費、價格、衛生、摻假等方面都存有一定的問題。
記者走訪了肇慶多個鄉鎮發現,土榨花生油的銷量已經遠遠超越桶裝油。肇慶金利鎮人陳小姐告訴記者,小包裝油在當地幾乎沒有市場,購置者多為外來打工者。“我們從小吃的都是自己村里人榨的花生油,也有買桶裝油的,不過是用來拜神點燈的。”陳小姐說,也有很多廣州人專門開車來此購置散裝油,或者托當地親戚帶回去。
在肇慶金利鎮、白土鎮兩個鄉鎮上記者看到,除了普通的糧油店出售散裝土榨花生油外,家庭作坊式榨花生油并直接出售的形式更為常見,作坊是前店后廠的形式,同時也是住宅。記者在一對老夫婦經營的榨油廠看到,廠房便是住宅,已經榨好了的花生油用幾個大鐵桶密封著,不過桶蓋卻是可以隨時挪開的。而這些裝滿花生油的器具由于使用時間較長,基本都沾滿了黑色的油垢。順著房間往內屋走便可看見堆成小山的花生,以及同樣滿是黑色油垢的榨油機。在肇慶市金利鎮某街上,記者在相隔不到100米的地方便接連看到兩家這樣的作坊。
這樣的情況在肇慶市區外的鄉鎮非常普遍。不只村民的榨油廠,糧油店里裝花生油的容器大多也是上述鐵桶,且也沒有相關的產品標識,如消費日期、保質期等基本信息。
價格
土榨花生油差價大貓膩多
在價格方面,記者發現在粵西市面上的土榨花生油價格集中在8元~15元/斤,最貴的甚至高達25元/斤,差價高達13元/斤。而目前超市賣的桶裝油一般十幾元/斤。有當地人告訴記者,之所以價格差距這么遠,除了花生米質量的不同外,還由于一些廉價花生油中摻有其他低價油,最常見的是無色無味的棕櫚油。“棕櫚油顏色跟花生油很接近,也沒有什么氣味,摻到花生油里根本辨別不出來。”
而土榨花生油的香味問題也存在貓膩。在肇慶白土鎮某糧油市場,有糧油店主告訴記者,“花生越靚榨出來的花生油就越香,送人就最好了,價格也貴一些。”然而,在其隔壁的另外一家糧油店記者卻發現并非如此,該店中出售的花生油分10元和15元每斤兩款,10元款的明顯香味更濃。
就價格高低與香味濃淡這一問題,記者走訪了當地多家糧油店甚至榨油廠都得到了不同的答案。當地人告訴記者,“只要滴上小小一滴香精,整桶花生油都會變得很香。”至于香精的具體成分,該人士并未作進一步透露。
而廣州市場上的散裝土榨花生油價格相對則要便宜些,最低甚至有6元每斤,最高價也多在每斤13元左右。“你要什么價格的,低價就多兌,最低是6塊每斤。”在白云新糧油蛋批發市場某糧油檔口,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詢問是否有散裝土榨花生油出售,得到該店老板如上回復。該老板稱,加兌進去的都是調和油,調和油兌得越多價格越低。另一糧油店老板則稱:“價格低的肯定不純。”至于如何“不純”,該老板拒絕進一步回答。
消費者怎么看
支持:“從小都這樣吃”
廣州市民黃小姐稱自己老家是湛江的,家里現在都是從老家帶土榨花生油回來用,很少買桶裝油。“從小都是這樣吃,也沒見有什么問題發生。過年過節也會選最好的花生榨油送人,純天然又健康,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她說。
反對:“誰知道原料有沒有發霉”
來自中山的李先生告訴記者,年前有朋友給他送了一罐花生油,說是自己家種的花生也是自己家榨的,天然又好吃。“不過我們平常吃慣了桶裝的,吃這些自家榨的花生油很容易上火,而且這些原料有沒有發霉也不知道,所以還是嘗嘗鮮就好,不能常吃”。
專家說法
濕熱天氣花生易孳生黃曲霉素
食品平安專家以為,廣東濕熱天氣使花生收獲后容易孳生黃曲霉素滋生,加之土榨工藝缺乏去除黃曲霉素的精加工程序,散裝銷售又缺乏必要的食品平安監管,因此存在平安隱患。
食品平安專家董金獅以為,黃曲霉素超標的緣由有二,一是花生在晾曬過程中有霉變的情況發生,二是在加工的過程中發生二次污染。而關于居民土榨花生油黃曲霉素超標的情況,董金獅以為,原料質量平安無法保證,缺乏相關檢測,以及消費工藝不穩定都是主要緣由,而通常這種情況下沒有相關的消費許可證便進行花生油的出售是違法行為。關于消費者以為土榨花生油更天然無添加的說法,董金獅以為這是誤讀,好吃并不等于平安。“花生油并不是簡單榨出來就好這么簡單,中間還有很多復雜的程序,例如重金屬、細菌等都要通過復雜的程序來除去,這些都是土榨工藝無法做到的,所以土榨花生油無添加更健康的說法其實是誤讀。”
相關報道
散裝油在廣州暫未被禁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北京、昆明、長沙、海南、青島、西安、烏魯木齊、北海、株洲等多地明令禁止散裝食用油銷售。不過,由于多種因素廣州暫未禁售散裝油。
而近段時間來,各地關于禁止售賣散裝油的消息也頻頻傳出。2013年12月初,武漢稱從2014年1月1日始,對無包裝、無QS標志、無標簽標識的散裝食用油,將全面禁售禁用。蘇州市食藥監局也已于2013年初下發《關于加強全市餐飲服務環節散裝食用油平安監管工作的通知》,禁止采購、貯存和使用散裝食用油。
家庭榨油機規范缺失
記者發現,家庭榨油機也在流行,記者登錄淘寶,自動家用榨油機相關寶貝搜索結果有100頁,價格有400元到4000元不等。
有專家指出,家庭自榨油也存在黃曲霉素及油品被機器二次污染的平安隱患,不建議使用,并且家用榨油機消費規范目前缺失。
東莞首宏蔬菜配送公司
服務熱線:134-804-11888
聯系人:蘇首宏
電子郵箱:815665333@qq.com
QQ:815665333
網址:m.ynbaili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