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請求
。ㄒ唬┲笇枷。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開展觀,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依照樹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請求,加快推進種子管理體制變革,完成政企分開,強化管理,完善法制,標準種子市場秩序,維護廣闊農民的利益,保證農業消費平安,促進糧食穩定開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ǘ┛傮w請求。堅持以政企分開為突破口,強化政府職能,明白部門職責,完善管理制度,穩定管理隊伍,進步人員素質,改善執法手腕;堅持以產權變革為切入點,加快國有種子企業改組、改制步伐,促進種子產業消費要素的合理配置;堅持“精簡、統一、效能”和“標本兼治”的方針,逐步構建種子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堅持以質量監管為重點,標準市場準入,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促進種子產業健康開展。
二、推進種子管理體制變革
(三)實行政企分開。種子消費經營機構與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尚未分開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規定,將種子消費經營機構從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剝離出去,完成人、財、物的徹底分開。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參與和從事種子消費、經營活動;種子消費經營機構不得參與和從事種子行政管理工作。剝離出來的種子消費經營機構依照有關規定移交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管理。目前一些地方事業單位性質的種子消費經營機構,應當剝離經營職能,整體轉化為種子技術推廣服務單位或與種子管理、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合并,不再從事種子消費經營活動。種子消費經營機構與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的分開工作要在2007年6月底之前完成。到期未分開的種子消費經營機構,自2007年7月1日起,不得從事種子消費經營活動,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再向其核發種子消費經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再核發營業執照或辦理年檢,金融機構不得提供貸款,財政、開展變革、農業等部門不得安排項目和提供資金支持。
。ㄋ模┳龊谜蠓珠_的善后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政企分開后有關人員的善后工作。對分流的企業富余人員,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妥善安置,并做好社會保險關系的接續。對辭退的人員,種子企業要依照國度對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政策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對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人員,可按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自謀職業安置費。種子企業依法出售自有產權公房、建筑物收入,以及處置企業使用的劃撥土地的收入,應優先用于安置職工和繳納社會保險費。對國有種子企業的虧損應先清理,分析原因,分清責任,再根據實際情況由相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
。ㄎ澹┩七M產權制度變革。種子企業與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政企分開后,要嚴格執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標準國有企業改制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96號)等有關規定,依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白、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請求,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的情況下,通過產權轉讓、股份制改造、兼并、破產、出售等多種形式,加快改制重組。關于大型骨干種子企業,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在改制過程中,要做好勞動關系處理工作,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企業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開發人員可以依照國度有關規定相對控股。
三、完善種子管理體系
。┰鰪姺N子管理法制建設。農業部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種子管理制度,抓緊起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配套的法規、規章,充分發揮法制在種子管理工作中的保證作用。
。ㄆ撸┙∪N子管理機構。種子管理是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健全種子管理機構,特別是要強化省、縣級種子管理機構建設。要增強種子管理技術支持和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種子質量檢驗體系、種類區域試驗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依法履行種子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管理等職責,增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種子市場和種子質量的監管。上級種子管理機構對下級種子管理機構負有指導和監督職責。
。ò耍┰鰪姺N子管理、服務隊伍建設。要依照穩定隊伍、轉變作風、搞好服務的原則,增強對種子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進步業務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現有的種子行政執法人員,要通過業務培訓,經過資格考核,持證上崗。嚴格落實種子質量檢驗員考核制度,逐步實行種類試驗人員執業資格準入制度。
。ň牛┙∪N子標準體系。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和我國種子產業開展的實際情況,參照國際通行做法,樹立完善我國種子技術標準、技術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健全國度種子標準體系,標準商種類子的貿易行為;制定種子消費、加工、貯藏、包裝等過程管理的技術標準和標準,強化標準化意識,進步質量管理水平。
(十)強化保證措施。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支持種子管理和技術服務部門開展種子質量監督、技術推廣、種類試驗和檢驗檢疫等方面的工作,切實保證種子管理機構和公益性事業單位的經費支出。
四、強化種子市場監管
。ㄊ唬﹪栏衿髽I市場準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盡快完成清理和修訂種子市場準入條件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性規定等工作。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嚴格依照法定條件辦理種子企業證照,增強對種子經營者的管理。同時,要消除影響種子市場公平競爭的制度障礙,促進種子企業公平競爭。
。ㄊ﹪栏裆谭N類子管理。商種類子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有關種類審定、新種類保護、質量請求、加工包裝、標簽標注等規定。種類名稱應當標準。主要農作物種類推廣應用前應當通過國度或省級審定;轉基因植物種子要經過平安評價和種類審定,消費經營轉基因植物種子要取得農業部頒發的消費、經營許可證,發布轉基因植物種子廣告要經農業部審查批準。逐步樹立“缺陷種子召回制度”,發現銷售的種子有問題的,要及時更換;實行種類退出機制,發現經審定通過的種類已不適合農業消費需要或有難以克服缺點的,要及時退出。
。ㄊ┰鰪娛袌霰O管。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依法增強對種子市場的監管,切實履行種子市場監管職責。農業、工商、公安部門要密切配合,依法加大打擊力度,及時查處消費銷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要增強對種子企業的監督檢查,對資質條件不再符合發證請求的,要依法撤銷其種子消費經營許可。增強種子質量市場監督抽查的力度,認真落實種子質量標簽制度。依法增強種子市場的宏觀調控和價格監管。
種子是關系農業消費平安和農民利益的重要消費資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依照本意見,切實增強領導,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組織施行。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做好對變革工作的指導和市場監管的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二○○六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