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指標預警
由于食品安全問題的復雜性,在進行預警分析時,既存在可數值化計量的指標,也存在著不可直接計址的因素。對可計量的指標,可以采用指標預警的方法,對不可直接計量的因素,可以采取因素預警法。將可量化的指標和不可量化的因素同時納人一個整體來考察,綜合分析后歸納為一個綜合性指標,綜合指標預警實際上也就是多個指標共同作用、整體表達的警報應對。綜合指標是可運用有關的數據處理方法來進行分析和處理的。
第四節食品安全預警指標體系的設計
對于預警來說,依據警素指標進行分析,實際上就是先找到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的警源,利用警源的警兆來判斷是否有警情,以及警情的程度,從而及時進行警情預報和應對控制。食品安全預警指標體系是綜合指標體系,構建體系首先要考慮兩個問題,一個是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另一個是指標的基本選擇原則。
指標體系設計原則
預警涉及評價、預測等內容,指標體系設計時要考慮到總體數量的適當,以及能夠最有效地表達食品安全預警的特征性、規律性和目標性。理想的指標體系可以參照系統相對最小型原則和相對完整性原則進行設計。
1.相對最小型原則
相對最小型是指標的總數量合理化精簡到最少,形成一個最小集??梢酝ㄟ^主成分分析、權重排序等方式方法客觀地精簡掉那些權重微弱的指標、獨立性差的指標和主觀性較強的指標,使指標的數量在能夠完成預警系統功能和準確程度的基礎上,總數量最少。這樣的集合既有利于降低分析計算的工作量,有利于加快指標分析速度。
實際上,此指標是可以替代、 分解或者綜合的。如果污染推標可以分解為具體的污染種類,而且污染種類之間已經建立了相互的關聯關系,那么,選取污染指標要比直接選擇污染種類的數量少得多。有些指標本身是滯后反應的,如中毒死亡數據是食源性疾病發生之后才會出現的情況,如果以食源性疾病作為指標,中毒死亡率指標就可以不納人體系。只要不會影響研究目的和結果的準確性,指標的替代和篩出對建立整個指標體系是有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測量指標對于某個食品安全預警問題的影響時,是否可以篩出有時是很難決定的,因此,指標體系的最小型是相對面言的。
2.相對完整性原則
在總量相對最小的同時,要求指標體系還必須滿足一定的完整性, 能夠全面表達所考察的食品安全預警問題,指標表達的信息沒有缺漏和遺失。對于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宏觀指標和微觀指標、警情指標和警兆指標等應綜合考慮,要配備合理、充分科學。
完整性也是相對而言的。由于食品安全預警系統的制度建設和機制運行害要不斷加以完善,監測檢測的技術水平和預警信息、數據的積累都是動態發展的,因此,有些指標對預警的貢獻程度也會發生變化。需要適時調整。面且,絕對的完整既做不到,也沒有必要。如關于食物對食源性疾病的影響,一些影響機理本身尚不成熟,所以,完整性只能是相對的。應在已有的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恰當地考慮研究問題所涉及的范疇,科學選擇指標,以保障指標體系具有合理必要的完整性。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