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保障措施
2019-05-08信息保障措施 建立統管理、信息共享的包含食品安全監測、事故報告與通報、食品安全事故隱息預警等功能的食品安全信息網絡體系和健全的醫療救治信息網絡。設立信息報告和舉報電話,建立多條暢通的信息報告渠道,確保食品安全事故的及時報告與相關信息的及時收集。搭建信息溝通平臺,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一)危害評估與評估原則
食品召回的危害評估是根據缺陷食品存在問題的性質和程度,結合缺陷食品上市時間的長短、進人市場數量的多少.流通的方式及消費群體等情況,對其可能對消費者造成的不同健康危害的危險程度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評估。危害評估結論將為確定召回的級別及召回的啟動和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以控制食品安全風險。
危害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缺陷食品引發食源性疾病,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不安全食品對主要清費人群的危害影響,危害發生的嚴重和緊急程度及其短期、長期的后果。
食品召回危害評估包括危害識別、危害特性描述、暴露評估和風險特性描述四個步驟。食品召回危害評估遵循的一般性原則是:①從-股到特殊;②同時適用于一種食品中-種或多種危害物及名種食品中一化學(包括農藥殘留、獸種危害物的風險評估:③廣覆蓋,包括食品中對人體存在危害的微生物、 等)和物理性三大危害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天然毒來和其他化學性危害物
物,根據可疑性、危害性的深度與廣度、社會關注程度、政治成政策因素等,充分考惠特殊人那與之食用量,不同區域、不同環節.不同指標及不同程度等食品的不安全情形。
危害評估的技術路線遵循一般性原則,結合檢測檢驗數據、文獻資料、產品標準與重要程度等信息,綜合分析形成評估結論。
(二)食品召回的步驟、程序與方式
食品召回少驟與程序可概括為:根據消費者投訴或舉報信息/政府監管部門或生產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和監測檢驗信息發現缺陷食品或可疑缺陷食品一上報政府/監管部門/上級一企業或政府監管部門進行針對性自檢或檢測和溯源追在一確認缺陷食品的存在,判定食品是否屬不安全食品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或危害評估作出結論-確定召回等級制訂召回計劃與措施并啟動實施不同環節與層次的主動/責令召回◆監控、市核、評估召回措施的有效性一決定終止或采取進步的召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