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蔬菜配送企業
推薦 常食冬蟲夏草小心砷超標
2017-05-02
京華時報訊(記者錢宇陽)冬蟲夏草及衍生品,不斷被以為是高級滋補保健品而備受追捧,特別是有的商家在宣傳冬蟲夏草時,將其成效說得神乎其神:從抗癌到壯陽,從美容到治療艾滋病,簡直無所不能,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藥”。不過,日前食藥總局的一項最新消費提示顯現,目前各種冬蟲夏草產品存在不同水平的砷超標問題,過量砷攝入存在較高風險。
2016年2月4日,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其官方網站表示,近日,該局組織展開了對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的監測檢驗。檢驗的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中,砷含量為4.4~9.9mg/kg。
食藥總局提示,冬蟲夏草屬中藥材,不屬于藥食兩用物質。依據有關專家剖析研判,保健食品國度安全標準中砷限量值為1.0mg/kg,長期食用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等產品會形成砷過量攝入,并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存在較高風險。研討標明,長期過量攝入砷化物可能會形成慢性砷中毒,對神經系統、皮膚和肝臟等臟器均有一定影響。
據理解,因數量越來越稀少,冬蟲夏草價錢近十年來一路瘋漲,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每公斤約1000元人民幣,最高時飛漲至2013年的每公斤20萬元以上。近一兩年來,冬蟲夏草價錢有所降落,但2015年仍高達約10萬元每公斤。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
中心專家阮光鋒引見,冬蟲夏草及衍生品目前定位含糊,到底是中藥材、食品還是保健食品,各方各執一詞。冬蟲夏草及衍生品假如歸類為藥品,就不能長期食用。而且冬蟲夏草并不含全面的營養素,不能替代其他食品,日常還是要堅持正常飲食。假如作為保健食品,其只是食品的特殊種類,不能替代藥品,所以消費者要科學合理選購保健食品,避免聽信虛假夸大宣傳從而盲目消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