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江糧油配送 推薦 專家揭露偽中醫養生 稱多數“食物相克”不可信
2017-12-04從張悟本、李一到馬悅凌,隨著中醫養生“騙子”的被揭露,人們開端對中醫養生既愛又恨。在昨天中國科協舉行的“中醫養生”主題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醫專家坦言,如何區分養生真偽不只困惑老百姓,也同樣困惑業內。
中醫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參謀溫長路面對五花八門的中醫養生說法,揭露了五大“偽中醫養生”。
移花接木,把各種說法都塞入養生是不少偽中醫養生的手段。溫長路指出,有人把過去文人著作中普通的說法,或者老百姓的個案、個例一股腦兒拿來都冠以養生的帽子,并且有一些辦法不分青紅皂白,人人都能夠運用,這是形成養生“一窩蜂”頻出問題的所在。
以偏概全,籠統中醫的個性化理念也形成了目前中醫養生的亂象。溫長路引見說,中醫考究辨證認識觀,依據不同人、地域、生活習慣、年齡給予不同的治法,這是中醫個性化的理念。全民統一吃某種食物是不行的,綠豆是糧食,是五谷重要的成分之一,也是老百姓常吃的食物,綠豆自身沒有錯,假如全民都吃綠豆,肯定會吃出問題。去掉了中醫個性化理念,不符合養生設計。
囫圇吞棗,混雜食養與食療的概念;瞞天過海,夸張藥物或食物的作用;混雜是非,迎合以補為時髦的世俗成見是“偽中醫養生”的另外三種面目。溫長路說,外國人說中國人有三大怪,男人全是陽虛,要補陽,女人全是血虛,要補血,六味地黃丸成了萬能保健藥。溫長路指出,養生是把補和其他療法分離,綜合治理,包括心理要素、飲食要素、氣血要素、體育鍛煉要素、藥物要素等等,并不是片面地強調某一個方面就能夠達到養生的目的。補的問題要客觀對待。
-專家提醒
絕大多數“食物相克”說法不可信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養生康復科主任張國璽說,現在大家把張悟本和馬悅凌的問題都扣在中醫養生上“有點冤”。他們一個是下崗工人,一個是護士,完全沒有中醫背景。在回答本報記者關于方舟子批判中醫“食物相克”、“坐月子”等問題時,張國璽認為大家提出對中醫的各種看法并不是一件壞事,他也贊同方舟子的有些說法,比如食物相克的問題,“中醫養生提倡的是食物多樣化,食物相克并不符合這個原則,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食物相克說法都是不可信的”。而方舟子對于中國傳統坐月子的批判,張國璽卻并不認同,認為有些偏激,“比如他說紅糖和白糖的營養成分并無差別,而事實是白糖是紅糖萃取出來的,而在這個過程中,鐵等大量微量元素流失,他們的營養成分并不一樣。”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有來自于網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