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埗蔬菜糧油配送 推薦 中醫(yī)理療三大誤區(qū):按摩并非越疼越好
2017-04-29拔罐誤區(qū):“火罐”最好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誤以為拔“火罐”最好,其實這是片面的。火罐需求專業(yè)的技術(shù),假使沒有純熟的操作技術(shù),輕者容易燙傷,重者容易燒傷。拔罐之所以能產(chǎn)生治療作用,是由于其產(chǎn)生的負壓具有一種較強的吸拔力,能將體內(nèi)的病理產(chǎn)物從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使經(jīng)絡氣血得以疏浚,臟腑功用得以調(diào)整。因而,拔罐時不一定要用“火罐”,在家庭日常保健時最好選用抽吸式的真空罐。
【留意事項】
1、拔罐時應當選擇恰當體位,并在肌肉飽滿的部位施行。體位不當、骨胳凸凹不平以及毛發(fā)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
2、拔罐時要依據(jù)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來選擇大小適合的罐。操作時必需疾速,只要這樣才能使罐拔得緊,吸附有力氣。
3、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散布的部位,不宜拔罐。6歲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腫病、心力衰竭、高熱抽搐、慢性肺病患者以及眼、耳、乳頭、前后陰、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4、用火罐時須留意切勿灼傷或燙傷皮膚。假使燙傷或因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可敷以消毒紗布,避免擦破即可,若水泡較大時,則應用消毒針將水泡挑破,涂以碘伏,用消毒紗布包扎,以防感染。
刮痧誤區(qū):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鈍緣面物經(jīng)過在體表重復刮動、摩擦,使部分皮膚充血,進而加速部分血液循環(huán)并消弭組織炎癥反響而到達治療疾病的一種辦法。不少人以為,刮痧時出痧越多越好,其實這是不對的。由于出痧的多少要遭到諸多要素的影響,普通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而虛證、寒證則出痧少;服藥過多者,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與肌肉飽滿者也不易出痧;室溫較低時出痧往往也不明顯。因而,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最終只會傷害身體。
【留意事項】
1、一定要先在施術(shù)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質(zhì)后(如油、酒、藥液)方可進行。
2、刮痧板應與人體皮膚呈60°或者90°角,再以施術(shù)部位為中心并盡量向外周擴大其刮拭范圍,操作時還要密切觀察患者部分情況,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
3、施術(shù)者應依據(jù)患者自身和疾病的特點掌握力度和控制時間。普通情況下,“實則重之,虛則輕之”。
4、患有某些血液疾病、傳染性疾病、臟器嚴重受損等特殊情況的病人不應使用刮痧療法,必要時應在醫(yī)生的嚴格指導下進行。
按摩誤區(qū):越痛越好
很多人在按摩時,往往以自我感覺作為衡量效果的標準,以為越疼效果越好,這其實是錯誤的。按摩作為一種外力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最基本的要求有四個,即均勻、柔和、有力、持續(xù),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按摩與不柔和、不為人體所適應及接受的“外來暴力”的區(qū)別所在。一味強調(diào)手法的力度,非但起不到治療作用,反會加重病情。
【留意事項】
1、嚴禁在空腹、飽食、醉酒時進行按摩。
2、忌在長有癰癤、腫瘤的部位按摩。
3、骨折、關(guān)節(jié)脫位早期嚴禁按摩。
4、患有皮膚病、傳染病者在疾病的傳染期內(nèi)不能按摩,以免造成疾病傳播。淋巴管炎、血友病人若接受按摩,易加劇病情或者引發(fā)皮下出血。
相關(guān)鏈接
拔“火罐”防燙傷
由于拔火罐簡便易行、副作用小,成為很多市民秋冬季選擇祛除體內(nèi)寒氣的最佳療法。火罐雖然簡單易行,但如果操作不當,不僅不能減痛,反而可能遭受起泡、燒傷之苦。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人們常說:“只要經(jīng)常拔罐,就難免不燙傷”。造成火罐燙傷的主要原因一是酒精用的過多,滴在罐內(nèi)皮膚,燙起一片血泡;二是火焰燒熱罐口,而燒熱的罐口容易烙傷皮膚;三是留罐時間過長,拔起時容易起白水泡。要避免火罐燙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施罐部位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溫水)。涂水可使部分降溫,保護皮膚,不致燙傷。
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萬不可燒著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留罐時間不要過長縮短留罐時間,普通3-5分鐘即可,最多不要超過10分鐘。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有來自于網(wǎng)絡文章,并不代表本站觀點、立場,本站也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wǎng)絡信息為目的,如文章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