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姓錢名鏗,系顓頊帝三玄孫,軒轅黃帝的第八代傳人。因“制羹獻堯”而受封于大彭。并傳說八百歲時而不知去向,故后人稱“彭祖”。因首創“雉羹”治好堯帝厭食癥而留傳于世,被尊稱為“廚行的祖師爺”。
關于烹飪有關的文字記載,最早是彭祖的“雉羹”了。《中國烹飪史略》說他是中國第一位廚師,是廚師的祖師爺,這絕不是夸張,但他在食物養生方面的傳統經驗,恐后人知之甚少。
我們看一看“雉羹”。“雉羹”乃是用野雞煮爛,與稷米同熬而成的一種湯羹類食物,具有鮮香醇厚、易消化等特點。因源于上古,故又有“天下第一羹”之美稱。《扈從賜游記》中云:清朝皇帝每年“秋獼大典”,都要在澹泊城殿特賜五公大臣“野雞湯”一份,概因野雞湯是古代圣君唐堯食用過的,王公大臣皆以能品嘗到皇帝所賜的野雞湯為榮。《本草綱目》中記載稷米有“益氣、補不足之效;做飯食,安中利胃宜稗,涼血解毒”之功效。雉具有“補中、益氣力、止泄痢、除蟻瘺”等功效。兩者合二為一,對人體作用可窺見一斑。
再看看另一食療養生菜“云母羹”,彭祖選用中藥云母作為原料,可謂別具一格,說明彭祖對食物的食性有一定的經驗。
除以上幾種以外,還有“水晶餅”、“烏雞燉薏”等食養菜品。這些食物對養生延年的療效,同樣也受到了后人的重視。彭祖的養生延年經驗,后被歷代名人的重視,并沿襲其法。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易牙,很崇拜彭祖的烹調技藝,曾三到彭城學習烹飪技藝,并對其食養后有所創新,創制了“易牙五味雞”等食療菜款。
由于彭祖是古代公認的最古老的壽星,因此,后人的長壽著作,廣為流傳,有的便托名彭祖所著。如《彭祖養性經》、《彭祖攝生養性論》、《彭祖養性備急方》等。以上可見,彭祖與中國的食療是有一定關系的,也可以認為,彭祖開創了中國食養的先河。